记住今天,这可能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最后一个自由的日子了,过了今天,内塔尼亚胡大概率去吃牢饭。 当耶路撒冷地方法院的法槌在6月30日敲响时,这位执掌以色列政坛近二十年的“铁腕总理”,正站在人生最险峻的悬崖边——如果贪腐罪名成立,75岁的他将面临最高13年监禁,以垂暮之年在铁窗中偿还权力的代价。 这场司法风暴的导火索,是以色列检方2020年对他提起的三项重罪指控:受贿、欺诈和违背公众信任。作为以色列首位接受审判的在任总理,内塔尼亚胡的辩护策略堪称政治博弈的教科书。他先是以“处理伊朗核威胁”为由申请推迟听证,被法官驳回后又搬出军方高层佐证“国家安全需要”,最终勉强争取到本周两场听证会的延期。这种司法拉锯战背后,是他试图用“战时总理”的光环掩盖贪腐丑闻的挣扎——毕竟在加沙冲突仍未平息、以伊边境硝烟未散的当下,任何涉及国家安全的借口都可能成为舆论的挡箭牌。 然而,以色列司法系统展现出罕见的独立性。法官在裁决中明确表示,“被告提供的附加信息不足以构成无限期推迟的理由”,并警告若继续滥用程序将面临更严厉的后果。这种态度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特朗普连续三次在社交媒体上为内塔尼亚胡发声,称审判是“政治迫害”,甚至威胁“美国不会容忍这种状况”,因为“以色列需要他处理与哈马斯的人质协议”。但这种越界干预反而暴露了内塔尼亚胡的困境——当盟友不得不公开施压时,恰恰说明他的政治根基已摇摇欲坠。 真正让内塔尼亚胡陷入四面楚歌的,是他长达17年执政积累的民怨。自2023年哈马斯突袭引发巴以冲突以来,加沙地带超过5万人死亡的数字,让他的强硬政策成为国际社会的众矢之的。国内更有数十万民众走上街头,抗议他“用鲜血换取政治生存”,民调显示仅15%的以色列人希望他冲突后留任。这种民意反噬,与他试图通过“战时状态”转移司法压力的算盘形成致命对冲。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内塔尼亚胡的贪腐案本身就交织着权力与利益的暗线。检方指控他为换取媒体大亨的正面报道,默许对方获得电信行业垄断权,这种“权媒交易”在以色列引发轩然大波。更耐人寻味的是,他的律师团队近期突然抛出“加沙协议优先论”,声称审判将干扰与哈马斯的谈判——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不过是用国家安全为个人危机续命的最后一搏。 当暮色笼罩耶路撒冷时,内塔尼亚胡的命运天平正在倾斜。如果说他的政治生涯是一场在钢丝上的舞蹈,那么此刻钢丝已被司法之剑割得千疮百孔。 75岁的年纪或许能让他免于服满刑期,但历史的审判早已开始:在巴勒斯坦难民的眼泪里,在以色列民众的怒吼中,在国际法庭的指控声中,这位“战时总理”的功过是非,终将被钉在中东政治的耻辱柱上。而特朗普的声援,不过是这场权力游戏落幕时最刺耳的背景音。
记住今天,这可能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最后一个自由的日子了,过了今天,内塔尼亚胡
眼镜蛇观世界
2025-06-30 22:45:26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