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全面禁止卧铺大巴车?很简单,卧铺大巴车看似危险,实则一点也不安全,换句话说,当一个大巴上的乘客都需要在车上睡觉时,那就说明,这辆车至少要开上12个小时以上,这样司机怎么都算是疲劳驾驶。 卧铺大巴车在中国,那可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途出行的“王牌”。想当年,高铁还没影儿,飞机票贵得离谱,这车能让人在硬邦邦的座位之外躺着睡一觉,票价还亲民,谁不爱啊?尤其对打工族来说,挤一挤也就忍了,省钱最重要。那时候,车厢里上下铺一排排,挤满行李和人,跑个几百上千公里是常事。 但这“王牌”慢慢就露馅了。2000年以后,安全事故开始多起来,大家发现这车没那么靠谱。尤其是2012年8月26日,包茂高速上那场惨祸,直接把卧铺大巴车推上了风口浪尖。一辆车载着38人,凌晨撞上一辆货车,当场起火,36人没跑出来。这事闹得太大,全国人民都炸了锅。调查一出来,司机累得不行、车本身问题多、乘客又没啥安全意识,全都暴露无遗。从那以后,卧铺大巴车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2012年3月,交通运输部直接发文,说这车不能再造了,已经有的也得在五年内退市。到了2017年,卧铺大巴车基本在中国绝迹。曾经的“经济之选”,就这样被时代淘汰了。 为啥卧铺大巴车非禁不可?隐患多到数不过来,咱一条条说。 首先,车本身就不稳。 这车为了装床铺,设计成上下两层,车身高,重心也高。跑高速或者拐弯时,一个不小心就翻车。数据不是瞎说的,卧铺大巴车的侧翻事故率比普通大巴高得多。想想看,几十个人睡在里头,车一翻,谁跑得出来? 其次,司机撑不住。 一趟车开12小时以上是常态,有时候甚至20小时。司机基本没啥轮换,困了就硬扛。2011年交通部倒是说过,凌晨2点到5点得停车休息,可谁真管啊?包茂高速那次,司机连开了4个多小时,眼睛都快睁不下了,结果就撞了。疲劳驾驶,妥妥的事故头号杀手。 再来,乘客自己也不当回事。 床铺上睡得舒服,可安全带谁系啊?急刹车或者撞一下,人直接飞出去,摔得头破血流。2010年浙江丽水那次,隧道里一撞,10个人当场没命,大多就是因为没系安全带。 还有,车里环境太糟。 过道窄得要命,还堆满行李,窗户还经常焊死,空气差得呛人。更别提火灾了——包茂高速那次,甲醇漏了,火一烧起来,乘客连逃的地方都没有。设计缺陷加上管理松散,这车简直是拿命在开玩笑。 政府为啥下狠手禁了这车?不是拍脑袋决定的,有理有据。 第一,法律撑腰。 2012年《道路运输条例》改了,直接写明白:卧铺大巴车不许再生产、销售,用着的也得赶紧淘汰。这就是给禁令铺了条硬路。 第二,事故报告摆在那儿。 包茂高速的事查完,结论明摆着:车有问题,司机太累,乘客不懂自保,哪哪都不行。报告直接建议,赶紧把这车废了,别再让悲剧重演。 第三,老百姓不干了。 那几年,事故一出,新闻铺天盖地,网上全是骂声。包茂高速的事一爆出来,微博上好多人喊:“这车还能开?赶紧禁了吧!”民意这么强,政府也不能装没听见。 最后,国外早有先例。 你看欧洲、美国,人家早就没卧铺大巴车了,安全第一是共识。中国这回也是跟国际接轨,把交通安全抓得更严实。 多方压力一凑齐,禁令就这么定了。不是政府想一出是一出,是真没办法再让这车跑下去了。 卧铺大巴车没了,长途出行咋办?别急,新选择多着呢。 高铁,绝对是大头。 这几年,中国高铁突飞猛进,到2023年里程都4.5万公里了,全国95%的地级市都能通。快、安全、舒服,车厢宽敞,还不用担心翻车起火。跟卧铺大巴比,那真是天上地下。跑个500公里,几个小时就到,谁还愿意熬十几个小时? 飞机,也不赖。 现在航空公司多,票价没以前那么离谱,航线也密得像蜘蛛网。长途跑个一千公里以上,飞机快得飞起,睡一觉就到了。当然,贵是贵点,但命更贵啊。 自驾,自由又接地气。 高速路修得四通八达,租车也方便,带上家人或者朋友,自己开车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不过得有驾照,车况也得靠谱,不然半路抛锚可够呛。 这些替代方案也不是完美。高铁飞机票价高,穷学生或者打工族可能咬咬牙才能坐。自驾呢,开车技术不行或者路况不好,也有点风险。但总的来说,比卧铺大巴车强太多了。
吵翻了!上海,地铁上83岁老人强拽年轻人,要求其让座,年轻人:“你这样的大嗓门,
【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