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2年,岳飞在临安大理寺监狱,被两根大铁棒夹碎胸膛而死,在他死后无人敢为他收尸。趁着黑夜,一个叫隗顺的狱卒冒着生命危险,把岳飞的尸体背了出来。 那年寒冬,临安城大理寺牢狱的砖墙渗着阴冷湿气。三十九岁的岳飞被两根铁棒夹碎胸膛,临终前在供状上留下"天日昭昭"的血字。 这个曾在战场上令金兵闻风丧胆的将军,此刻却因"莫须有"的罪名倒在血泊中。 更令人寒心的是,朝中无人敢为这位民族英雄收殓尸骨。 漆黑如墨的深夜里,一个佝偻身影背着布包翻过高墙。 狱卒隗顺在诏狱当差二十余年,目睹过无数冤屈,但岳帅临刑前那句"吾到冥府与汝等面对不休"的呐喊,像烙铁般灼烧着他的良知。 他背着尚有体温的遗体,沿着西城墙根奔出三里地,在九曲丛祠旁的乱葬岗挖了深坑。 为防人察觉,他摘下岳飞腰间玉环贴身藏好,又移栽两株橘树作标记。做完这些,这个卑微的狱卒对着土堆叩了三个响头。 秦桧次日发现尸首失踪后,派兵卒将临安城翻了个底朝天。百姓们私下传言岳将军显灵,吓得奸相夜夜难眠。 其实真相就藏在诏狱里那个沉默寡言的老狱卒身上,隗顺每日照常当差,连枕边人都不知道他藏着惊天秘密。 要说岳飞之死,得从宋金对峙的大棋局说起。这个农家出身的将领,二十年间从小兵做到清远军节度使,手握大宋七成精锐。 绍兴十年郾城大捷后,金兀术遣密使给赵构带话:"必杀飞,始可和"。 高宗表面上倚重岳家军,暗地里早被金人铁骑吓破胆。 当秦桧揣着金国文书提出和谈,君臣二人默契地将岳飞视作绊脚石。 最让赵构忌惮的,是岳飞在民间如日中天的威望。朱仙镇大捷后,中原百姓箪食壶浆迎王师,黄河两岸义军皆打"岳"字旗。 这种场面让龙椅上的皇帝坐立难安,当年太祖"杯酒释兵权"的祖训言犹在耳。 更刺激神经的是,金国突然放出风声要立钦宗之子为傀儡皇帝。 尽管岳飞早已改口劝立太子表忠心,但在帝王心里,会打仗的忠臣比会谄媚的奸臣更危险。 而秦桧深谙权术之道,他先唆使张俊诬告岳家军"逗留不进",又买通王俊伪造张宪谋反书。 当十二道金牌逼岳飞班师时,鄂州百姓拦马痛哭的场景,反而成了"收买民心"的罪证。 大理寺里,面对万俟卨罗织的"指斥乘舆""拥兵自重"等罪名,岳飞扯开衣襟露出"尽忠报国"的刺青,连主审官何铸都动容请命。 可惜这场冤狱早被定性为"上意",最终在腊月二十九日落下血腥帷幕。 隗顺守着秘密过了二十载春秋,每年清明夜深,他都会摸黑给两株橘树培土。 直到临终前,才把儿子叫到床前,掏出珍藏的玉环道出真相。 此时临安城换了天地,金主完颜亮撕毁和约大举南侵,朝野要求为岳飞平反的声浪日益高涨。 1162年孝宗即位,隗顺之子呈上信物,朝廷这才在九曲丛祠挖出棺椁。 迁葬栖霞岭那日,西湖畔挤满了自发戴孝的百姓,有人看见白发老卒对着新坟长跪不起。 宋廷为岳飞追谥"武穆"时,太常寺的文书里藏着心酸,因秦桧父子把持史馆二十年,岳家军战功多被篡毁。 三子岳霖遍访旧部,才整理出《鄂国金佗稡编》留存史料。 如今栖霞岭的巍峨墓冢下,其实葬着个狱卒用草席裹着的忠骨,这段秘辛被《宋史·岳飞传》郑重记载,隗顺这个名字,终与岳王庙的松柏同垂青史。 信息来源: 《宋史·岳飞传》《褒忠衍福禅寺碑记》 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岳珂《鄂国金佗稡编》
1142年,岳飞在临安大理寺监狱,被两根大铁棒夹碎胸膛而死,在他死后无人敢为他收
烟雨故人泪
2025-05-27 16:55: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