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最大缺点,一,不够狠,他要是有他曾祖父朱棣一半的狠劲不至于会这样,第二,身

周平聊历史 2025-05-27 13:25:33

朱祁钰最大缺点,一,不够狠,他要是有他曾祖父朱棣一半的狠劲不至于会这样,第二,身体不好,第三,也是他致命缺点无后。但凡朱祁钰硬气一点,直接拿太祖的皇明祖训直接说后宫不得干政,直接让文武百官分开战队,不是自己的人直接换个听话的人上去,这个时候就需要严嵩这样子的人。  朱祁钰,1428年出生,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母亲吴氏是个普通宫女,出身低微。他小时候没啥存在感,基本不在皇宫混,直到1435年老爹宣宗快不行了,才被接回北京,第二年被封为郕王。1449年,土木堡之变,他哥英宗朱祁镇被瓦剌抓了,国家乱成一锅粥,大臣于谦等人推他上位。他磨叽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当了皇帝,成了景泰帝。   登基后,他干了点实事。瓦剌打过来时,他听于谦的,守住了北京,还编了《寰宇通志》,搞了景泰蓝工艺,算是有点想法。可惜,好景不长,他的三大缺点很快就暴露出来,把他的统治搞得摇摇欲坠,最后还把自己搭进去了。   朱祁钰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狠,心太软,手太松,跟他曾祖父朱棣比,差了十万八千里。朱棣当年为了皇位,连叔叔都敢干掉,手段硬得不行。可朱祁钰呢?1450年,瓦剌放了他哥朱祁镇回来,朝里有人嚷嚷着让英宗复位,这时候他面临大抉择:要么直接弄死他哥,永绝后患;要么硬气点,拿太祖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出来压人,说后宫不得干政,把文武百官分成两队,不听话的直接换掉,找个像严嵩这样听话的狠角色顶上。   可他没这么干。他知道杀了英宗能一了百了,但儒家讲究孝悌,他怕背骂名,也怕朝臣反弹。毕竟不少将领还认英宗,皇太后孙氏也有影响力。他最后选了个折中方案:把英宗软禁在南宫,派兵看着。这招看着稳,其实是个定时炸弹。1457年,石亨这帮忠于英宗的家伙搞了“夺门之变”,直接把他拉下台。他要是早点狠一点,哪有后来的事?   朱祁钰身体差也是个硬伤。他当皇帝没几年,就老觉得累,精神头不行。史书没具体说他啥病,但从他登基后没多久就经常生病来看,肯定不是小毛病。朝会站久了都费劲,处理政事经常断线。大臣们看着他这状态,心里都犯嘀咕:这皇帝能干多久啊?身体不好,直接影响他的威信,连带着决策也拖泥带水。   他要是身体硬朗点,亲自盯着朝政,把权力抓紧,也不至于让底下的人乱搞。可惜,他病怏怏的,连正常上班都费劲,更别提应付政变了。1457年初,他病得更重,几乎下不了床,石亨他们趁机动手,他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身体垮了,皇帝这活儿还真干不下去。   朱祁钰还有个致命问题——没儿子。他当皇帝时才20多岁,按理说生几个孩子不难,可偏偏就是没这命。1452年,他废了侄子朱见深,立了自己儿子朱见济当太子,想稳住自己的血脉。可惜,1453年这孩子死了,才两岁。他后来又纳了不少妃子,可就是没再有孩子。   没儿子意味着啥?继承人问题解决不了,朝里人心就散了。他要是硬气点,早点立个靠谱的继承人,哪怕不是亲生的,也能稳住局面。可他没子嗣,朝臣就开始惦记英宗那边,毕竟英宗有儿子朱见深。没后代,皇位根基就不牢,到最后连个支持他的人都找不齐。他要是多个儿子,哪至于让英宗系这么容易翻盘?   这三大缺点互相拉扯,直接把朱祁钰的皇帝梦砸了个稀巴烂。不够狠,让他没法彻底清除威胁,英宗回来后成了隐患,最后被人反杀。身体不好,让他管不住朝政,连基本的威慑力都没了,大臣想干啥干啥。无后更惨,没接班人,朝里没人真心挺他,英宗那边一有动静,大家就倒戈。   1457年“夺门之变”就是最后一击。石亨这些人看准他病弱,又没儿子,直接动手把他废了,英宗复位。他被关起来,没多久就死了,死因说法不一,有人说是病死的,有人说是被弄死的。不管咋样,他连个像样的墓都没混上,葬在西山,连明十三陵都没进。反观朱棣,狠劲十足,身体硬朗,儿子一堆,愣是把皇位坐得稳稳当当。朱祁钰要是学他一半,命运估计就不一样了。   其实朱祁钰不是没机会。他刚上台时,北京保卫战打赢了,声望不低。要是他趁势硬起来,按《皇明祖训》整顿后宫和朝臣,把不听话的换掉,找个严嵩这样的人帮他干脏活,未必不能站稳脚跟。可惜,他没这魄力,也没这身子骨,更没子嗣撑腰。一步错,步步错,最后只能认栽。

1 阅读:517

猜你喜欢

周平聊历史

周平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