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李永安率领一支小队,到铁营洼视察基层部队,不料陷入了2万敌人的重重包围,最终力战不敌壮烈殉国,手枪里的最后两发子弹,一发送给了上前劝降的狗汉奸,另一发子弹留给了自己! 1943年开春的山东铁营洼还裹着厚棉被似的积雪,阳信、乐陵、庆云三个县交界的土坡子冻得硬邦邦。 这地界儿向来是八路军的活动窝子,小鬼子的大炮筒子够不着,三不管的穷乡僻壤反倒成了抗日的好地场。 腊月二十八那天,冀鲁边军区三分区副司令李永安领着十个挎盒子炮的警卫员,踩着一尺多深的雪窝子进了村。 原本就是趁着年根儿底下来看看队伍,顺带给乡亲们拜个早年。哪知道老百姓见着当官儿的比见了亲儿子还亲,拉着不让走,非留人吃顿年夜饭。 要说这人呐就不能心太软。李永安架不住乡亲们三请四让,拍电报给上级说晚两天回去。 可他们前脚刚安顿下,后脚就让二鬼子盯了梢。镇外炮楼里的鬼子得了消息,连夜凑了两万多人马,大炮小炮架了三十多门,连铁王八似的坦克都开出来了。 大年三十傍晚,家家户户正剁饺子馅呢,村口放哨的小战士突然瞅见雪地里冒黑烟。 等明白过来那是鬼子汽车轱辘卷起的雪沫子,敌人的包围圈早扎得跟铁桶似的。 李永安当机立断,先把五百多县大队的兄弟撒出去掩护老百姓撤,自己带着剩下的七百来人抄铁锹挖土坑,借着院墙土坡跟鬼子干上了。 要说这仗打得那叫一个惨。鬼子的炮弹跟下雹子似的往村里砸,砖瓦房眨眼就成碎渣子。 李永安他们硬是扛了四个多钟头,眼瞅着乡亲们顺着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羊肠小道撤干净了,这才招呼弟兄们各自突围。 可这时候漫山遍野都是黄皮子兵,最后活着冲出去的不过十几个。 李永安打到最后就剩个空枪匣子,两颗子弹一颗崩了劝降的汉奸,另一颗留给自个儿。 那年他才三十出头,跟现在刷短视频的小年轻差不多岁数。要说这人啊,有时候就跟那腊月里的梅花似的,越是天寒地冻开得越精神。 七十年过去,当年那条救命的羊肠小道早铺成了柏油马路。 阳信县去年在铁营洼立了块五米高的花岗岩纪念碑,清明时节总有人来摆两瓶老白干。 李永安老家无棣县的老宅子翻修成了纪念馆,玻璃柜里还供着他用过的旱烟袋。 前些日子省里搞红色旅游线路,铁营洼战斗遗址上了推荐榜单。 要说现在这年轻人也怪,不爱逛商场爱钻山沟,举着手机在纪念碑前头搞直播。 有个穿汉服的小姑娘举着自拍杆说:"老铁们看看,这就是当年李司令打鬼子的地方,双击666!" 李永安在天津的侄孙子去年刚退休,清明节带着全家回来上坟。 老爷子在墓前摆了两盒天津大麻花,念叨着:"二爷爷您放心,现在国家强盛了,小鬼子再不敢炸刺儿。"这话说得实在,要搁旧社会,哪能这么安生祭祖? 要说这人呐,活着时候轰轰烈烈,走了还能让后人惦记着,就是没白活一场。 铁营洼的老辈人到现在还传着句话:"正月里来正月正,李司令带兵打冲锋。"这调子听着比那些网红神曲带劲多了。 信息来源: 人民网《山东阳信铁营洼战斗遗址入选省级红色旅游线路》 新华网《无棣县启动李永安故居修缮工程》 齐鲁晚报《铁营洼突围战八十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官网《阳信县新建抗战纪念碑落成》
1943年,李永安率领一支小队,到铁营洼视察基层部队,不料陷入了2万敌人的重重包
文栋说明星
2025-05-26 11:33:4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