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理解,国内很多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为什么不能通过减产提振价格和利润?其实这

小美看看社会 2025-05-25 20:17:07

很多人不理解,国内很多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为什么不能通过减产提振价格和利润?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体系设计就是冲着爆产能去的。我给大家看一组数据:

2024年,中国税收收入17.50万亿元,其中:增值税6.7万亿元,占比38.3%;消费税收入1.7万亿元,占比10%;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0.5万亿元,占比2.9%;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1.9万亿元,占比10.1%;关税收入0.24万亿元,占比1.37%;流转税合计占比62.67%;企业所得税4.1万亿元,占比23.4%;个人所得税1.5万亿元,占比8.6%;所得税合计占比32%。

这当中,流转税里最大头的无疑是增值税,所得税里大头也是企业所得税,这两者的征收对象都是企业,而增值税要想增加,就需要企业多生产,商品多流转,企业所得税要想增加,就需要加厚企业的利润。

倘若我国是封闭的经济体,那么利润最终来源都是国内消费者的消费,那么如果生产过剩了,企业的利润自然就薄了,生产意愿就会下降,货物流转也会减速;但我国是外向型经济体,原材料和最终消费市场都在国外,那么生产的产品只要能销往国外,只要还有利可图,企业就可以不停扩产能,就可以从商品流通环节征税。

而且,哪怕企业没有利润了,但因为增值税还可以继续征收,还可以提供就业,让从业者有消费,再从消费阶段征税,因此从政府的层面来讲,养着这样一个没有利润的企业,总得算下来可能依然是赚的,所以政府依然愿意提供税收减免、补贴、贷款优惠等举措,维持住这些企业的存在。

所以你看,我们在体系设计层面,就在鼓励政府带动企业爆产能,产能就是政府的税基。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一情况呢?恐怕还是要从税收结构上进行改变,才能扭转。例如,增加消费税地方留存比例,降低商品生产中间环节税收比例,这样地方才会更有动力去促进本地消费,去思考怎么提高本地民生福利,使得居民有能力消费等。但这种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也要打破现有利益结构,毫无疑问阻力极大。今年有分析称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会后移,再看看进展如何吧。

0 阅读:52
小美看看社会

小美看看社会

优质文章每天更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