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 年,“铁姑娘”郭凤莲随代表团前往美国。她满怀热情地宣传“大寨精神”,可美国毫无反应,反而直接把他们带到农场参观。 山西昔阳县大寨村的郭凤莲这辈子干的事,得从她三岁没了娘说起,那会儿家里穷得叮当响,姥姥带着她搬到大寨住下,从小跟着大人们下地干活。 这丫头打小就比别人能吃苦,十六岁那年村里发大水,她领着二十多个姑娘家扛沙包堵洪水,裤腿卷到膝盖泡在泥水里三天三夜,这才挣来了“铁姑娘”的名号。 要说大寨那地方可真不是种庄稼的好地方,七沟八梁尽是石头坡,郭凤莲带着乡亲们硬是靠着铁锹扁担,把荒山野岭改成了层层梯田。 最苦那会儿,寒冬腊月里大伙儿凿石头垒堰,手冻得裂口子流血,拿布条裹着继续干。 粮食亩产从百来斤蹿到八百斤,这事儿传到北京,主席亲笔写下“农业学大寨”五个大字,郭凤莲还上人民大会堂讲过课。 1978年跟着代表团去美国,郭凤莲特意穿了件新做的粗布衫,揣着“战天斗地”的演讲稿。 谁成想美国人压根不接这茬,直接把他们拉到加州的兄弟农场,郭凤莲这辈子头回见着联合收割机,那家伙跟座铁房子似的,轰隆隆开过去,麦子就跟变戏法似的进了谷仓。 农场主约翰尼拍着拖拉机跟她说,这台机器顶五百个壮劳力,郭凤莲摸着冰凉的方向盘,想起村里老少爷们弯腰撅腚干活的样儿,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 回国路上郭凤莲睡不着觉,把参观笔记翻来覆去地看,在首都机场刚落地,她没急着回家,先跑到农机站打听拖拉机价钱。 村里老人听说要买铁牛,蹲在村口旱烟袋吧嗒吧嗒抽得直冒火星子:“咱大寨的扁担精神不要了?” 郭凤莲把带回来的塑料凉鞋分给姑娘们,转头就在支部会上拍板,往后翻地用机器,省下的人力办水泥厂。 这改革可不是顺风顺水,头年秋收,几个老把式守着镰刀不肯用收割机,郭凤莲二话不说自己开着机器下地,三天收完五十亩麦子。 眼见为实的老人们这才服了气,转头帮着在村里修起了农机库。 到了1984年,大寨破天荒头一遭给村民发年终奖,郭凤莲特意从省城买回二十台黑白电视机,那年除夕夜,全村人都挤在祠堂看春节晚会。 九十年代郭凤莲带着村干部跑深圳招商,在宾馆大厅蹲了三天才见着港商。 人家问你们有啥优势,她掏出虎头山的照片:“我们这儿的石灰岩烧水泥特结实。”靠着这股韧劲,硬是谈成了中外合资的水泥厂。 如今大寨村口立着十二米高的牌楼,柏油马路通到每户门口,老年活动中心天天有戏班子唱晋剧,这些变化都是郭凤莲领着大伙儿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要说郭凤莲最得意的事,还得是2007年儿子贾小军掏钱修普乐寺,那寺庙建在当年她们挑土造田的虎头山上,飞檐斗拱映着层层梯田,成了旅游打卡的热门地。 每逢初一十五,郭凤莲总要去庙里转转,看看络绎不绝的游客,再望望山脚下轰隆作响的水泥厂,这心里头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既念着老一辈的吃苦精神,又品着新日子的甜头。 信息来源: 共产党员网《传奇人物:大寨铁姑娘郭莲》 中国人大网《全国人大代表郭凤莲履职实》 山西日报《大寨村改革开放四十年变》 央视网专题报道《新时代的大寨之路》
1978年,“铁姑娘”郭凤莲随代表团前往美国。她满怀热情地宣传“大寨精神”,可
猫猫背茹茹
2025-05-25 18:12:08
0
阅读: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