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曾说,他说在自己离开台积电时,台积电董事长告诉他,你敢去大陆

诺斯罗普的笔娱乐 2025-05-25 14:43:18

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曾说,他说在自己离开台积电时,台积电董事长告诉他,你敢去大陆,那在台积电的这么多股票就不能拿了!可是张汝京却说,不要就不要!他说是家国情怀使他放弃一切回来报效祖国! 当年台积电那股票可不是小数目。按照台湾媒体后来的估算,要是张汝京老老实实待到退休,光股票分红就能拿几十亿新台币。换成咱们老百姓的说法,这就是把后半辈子躺在金山银山上打滚的机会给扔了。 可人家张汝京眼皮都没眨,直接撂下句"不要就不要"。这话说得痛快,背后藏着多少辛酸? 当年台积电已经是全球芯片代工老大,大陆这边连像样的半导体工厂都没有。他放着现成的富贵不享,偏要回来从零开始啃硬骨头,这不是傻,是心里揣着火种。 芯片这玩意儿比造原子弹还难。指甲盖大的硅片上要刻几十亿个晶体管,相当于在北京五环内给每粒沙子都编上号。 当年咱们连个像样的光刻机都没有,中芯国际刚成立那会儿,买设备被西方国家卡脖子,招人才被台湾当局设障碍。 张汝京带着团队在浦东张江的工地上吃盒饭,跟工人一起睡工棚,这些苦水他从来没往外倒过。有次记者问他图什么,老爷子就说了四个字:"国家需要"。 现在回头看,这步棋走得惊险但值当。当年要是没有中芯国际扛起大旗,咱们现在被美国卡脖子的可就不止芯片这一项了。 2018年中兴被制裁那会儿,全国上下才突然惊醒——原来咱们的命门早就被人攥在手里了。这时候大家才想起来,二十年前就有个倔老头在浦东的荒地上种下颗种子。 如今中芯国际能造14纳米芯片,虽然离国际顶尖还有差距,但至少给咱们留下了翻盘的火种。 有人总爱算经济账,说张汝京亏大了。要我说,这些人眼皮子浅。当年钱学森回国时,美国人说他顶五个师,结果他带着咱们搞出两弹一星。 张汝京这代人的选择,跟钱老那辈人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心里有杆秤,国运的分量永远比个人得失重。现在年轻人总抱怨"内卷",可看看这些前辈,人家在民族工业的荒原上开疆拓土的时候,连个"卷"的机会都没有,全靠一口气撑着。 最近美国又在芯片领域使绊子,台积电被逼着去美国建厂。这时候再看张汝京当年的选择,真叫人有种穿越时空的震撼。二十年前他就看明白,关键技术必须握在自己手里。 中芯国际这些年磕磕绊绊,被制裁、被起诉、被挖墙角,但硬是没倒下。去年上海临港的新厂破土动工,28纳米生产线开始量产,这就是在给中国芯续命。要没有当初那个倔老头豁出一切打地基,现在咱们连跟人掰手腕的资格都没有。 说到底,张汝京的故事给咱们提了个醒:有些事不是算盘珠子能拨拉明白的。家国情怀这词儿现在听着老套,可关键时刻就是得靠这股子傻劲儿。当年要是人人都打小算盘,两弹一星搞不成,高铁网络建不起,航天飞船也上不了天。 现在咱们说要搞科技自立自强,不能光喊口号,得有一批像张汝京这样的"傻子",把个人得失抛在脑后,闷头往硬骨头上啃。这种精神,才是中国制造从跟跑到并跑,最终实现领跑的核心密码。 看着现在年轻人追星追网红,我心里常想:咱们真该多捧捧张汝京这样的"民族之星"。他们不买热搜、不搞直播,默默无闻地给国家打地基。 这种人才是真正的顶流,是撑起中华民族脊梁的硬骨头。下次再有人说"爱国不能当饭吃",就把张汝京的故事拍他脸上——没有这些把家国扛在肩上的人,咱们连安心吃饭的桌子都保不住。

0 阅读:110

猜你喜欢

诺斯罗普的笔娱乐

诺斯罗普的笔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