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南京解放后,南京总统府门口走来一位贵妇,她对哨兵说:我是陈修良,我要见

青史如烟啊 2025-05-23 11:46:58

1949年南京解放后,南京总统府门口走来一位贵妇,她对哨兵说:我是陈修良,我要见解放军第37军政委何克希同志!哨兵赶忙回去传达消息,没一会何政委亲自跑出来迎接她。

那年4月24日清晨的南京总统府前,一个穿着半旧蓝布褂子、烫着精致发髻的中年女人拦住了哨兵:"麻烦通报何克希政委,我是陈修良。"

当35军政委何克希趿拉着布鞋从指挥部冲出来时,这个被国民党悬赏10根金条追捕了13年的"共谍头子",正用宁波方言和老战友打趣:"老何,你这军装穿得整整齐齐,倒像是要去参加毕业典礼。"

这位让特务闻风丧胆的传奇女特工,三年前还是上海滩百乐门的常客。1946年春天,当陈修良穿着阴丹士林布旗袍踏进南京城时,华中分局给她准备的"启动资金"只有三块银元。

但这位宁波富商家的千金,硬是在蒋介石的"铁桶金陵"里织就了一张覆盖2000多人的情报网——从财政部金库到首都警卫师作战科,从下关码头的汽笛声到中央大学的图书馆,处处埋伏着她的"眼睛"。

"当年我们在上海搞工人运动时,她举着浆糊桶满街贴标语的样子,活像只撒欢的兔子。"原地下党员老周后来回忆。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南京地下党组织连续8次被摧毁,8任市委书记都牺牲在雨花台。

陈修良刚到任就换了三处藏身地,白天扮成绸缎庄老板娘逛新街口,晚上躲在阁楼用米汤刻写情报。她独创的"麻将密码"让特务们抓耳挠腮:红中代表急件,发财是安全信号,白板就是转移指令。

最让国民党头疼的是这个女人总能"未卜先知",1948年秋,当国防部刚拟定好《长江防御计划》,陈修良安插在机要科的科员已经带着抄件出现在三野指挥部。

渡江战役前三个月,她策反的警察局科长连续送出五份江防图,连每个碉堡的机枪射角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国民党参谋总长顾祝同在日记里哀叹:"中共地下组织之严密,恐胜过我们正规军。"

1949年2月25日凌晨,当陈修良得知策反的"重庆号"巡洋舰即将起义时,她顶着寒风骑着自行车在南京城狂奔——要赶在军舰启航前拿到最后三份江防要塞布防图。

当她浑身湿透地把文件塞进邓兆祥舰长手里时,这艘万吨巨舰已升起象征起义的红旗,炮口对准了总统府方向。

"陈大姐救过我们全家!"下关电厂老工人至今记得,1949年4月20日深夜,正是这个穿香云纱旗袍的女人带着二十几个工人摸进电厂配电室。

面对国民党工兵要炸毁发电机组的威胁,她掏出怀表镇定地说:"炸了你们自己也得摸黑撤退,不如留着给解放军照明。"当35军的火把照亮总统府门楼时,南京城的路灯依然明亮如昼。

在国防部二厅潜伏了五年的机要秘书老张,至今记得陈修良教他的"接头暗号":"买三斤梨,要带疤的。"这个看似寻常的买菜对话,实际上传递着敌军师级干部调动信息。

1948年冬,正是通过这种"菜市场密码",陈修良提前获知了蒋介石要将南京金库黄金运往台湾的绝密计划,为新中国保住了价值连城的国宝。

"她比男人还狠!"当年特务头子毛人凤的机要秘书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1949年4月21日,当解放军发起总攻时,陈修良带着地下党员在总统府后墙架起机枪。

当溃逃的国民党兵想从她防守的侧门突破时,这个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女人竟端起机枪扫射,吓得敌人以为撞上了红军突击队。

但最让南京百姓津津乐道的,是这个女特工的"市井智慧"。她把策反名单藏在算命先生的卦签里,用评弹唱词传递暗号。

当年夫子庙卖梨膏糖的王阿婆,就是她发展的情报员——那些印着"止咳润肺"的糖纸,背面写着国民党的兵力部署。

"我们截获的国民党密电,比他们自己知道的还快。"陈修良曾向战友透露,她建立的情报网能提前72小时掌握敌军动向。

1949年4月23日清晨,当35军先头部队摸到浦口时,陈修良早已安排好二十艘渔船在江面接应。她亲自给船老大们发"通行证"——用香烟纸画着歪歪扭扭的船锚图案。

渡江战役结束后,何克希政委在庆功宴上举着酒杯感叹:"陈大姐的情报比大炮还管用!"但这位功勋特工只是笑着摆摆手:"那些牺牲的同志才该受这份敬意。"

她永远记得1948年冬天,印刷厂老孙头被捕时宁死不屈的模样——敌人用烧红的铁钩在他背上刻字,他至死没吐露一个同志的名字。

1950年,当陈修良脱下旗袍换上列宁装时,南京城的百姓才惊觉:那个总爱在玄武湖畔散步的"张太太",竟是让蒋介石坐立难安的"白旗袍女特工"。

1998年临终前,她在病床上喃喃自语:"下关码头的汽笛...该响了..."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仿佛六十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渡江战役仍在回荡。

0 阅读:201

评论列表

苏米

苏米

2
2025-05-23 13:15

[赞][赞][赞]

猜你喜欢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啊

青史如烟随风散,故纸堆里白首寻。我们的每天都是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