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端午将至,我总爱去城郊的野地里寻那丛丛青翠的艾草。古人称它为"医草",这美誉当真恰如其分。那羽状分裂的叶片层层叠叠,边缘带着细密的锯齿,摸上去糙糙的,却自有一番质朴的韵味。 艾草的茎干挺直向上,能长到半人多高。最妙的是它叶背那层银白色的绒毛,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摘一片嫩叶揉碎,指腹便染上独特的青草香,那香气清冽中带着些许苦涩,像是把整个初夏的气息都浓缩在了这一抹绿意里。 母亲常说,艾草是"百草之王"。它性温味苦,自《诗经》时代就被先民们所珍视。我的书桌上常年备着晒干的艾叶,心烦时取几片泡茶,看叶片在杯中舒展,袅袅热气裹挟着特有的草木香,竟比什么名贵香茗都更能安抚心神。 记得儿时每到端午,母频总要带着我去采艾。她粗糙的手掌抚过艾丛,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婴儿。"五月艾,六月蒿",母亲总念叨着这句农谚。采回的艾草扎成小束,倒挂在屋檐下阴干。晒好的艾叶呈现出更深的墨绿色,香气却愈发醇厚。 艾草实在是个妙物。可以煮水沐浴,可以制成艾条熏灸,就连剩下的艾灰都能拿来肥田。那年我曾试着在菜地一角种了几株,这看似粗犷的植物,竟蔓延出一大片的郁郁葱葱。微风过处,那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比什么名贵熏香都更让人心安。 如今又到艾叶飘香时,我照例要去采些回来。这传承千年的青翠,不仅驱散了端午时节的浊气,更让忙碌的现代人,得以在草木清香中触摸到古老岁月的温度。
每逢端午将至,我总爱去城郊的野地里寻那丛丛青翠的艾草。古人称它为"医草",这美誉
徜徉大自然
2025-05-23 07:52:0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