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轮子已经触地,却突然猛拉机头复飞!机上乘客呕吐、失重感强烈……这惊魂一幕竟被机组人员‘习以为常’?背后真相究竟是什么?”
01 触地复飞惊险全程还原
5月20日,南航CZ5968航班从北京飞往哈尔滨,原计划13:16抵达,却因一次“反常操作”引发全网关注。据亲历者陈女士描述,飞机降落时遭遇剧烈颠簸,“机舱里尖叫声不断,轮子刚碰地就突然拉升,像是坐过山车!”1
另一乘客王先生回忆,复飞后飞机在哈尔滨上空盘旋超10分钟,“所有人都紧绷着,没人解释原因,直到安全落地机组也一脸淡定”3。更令人心惊的是,飞行数据显示:第一次降落前竟出现6次重度颠簸,复飞后仍有一次中度颠簸4。
02 复飞真相:是天气作怪,还是人为失误?
针对舆论热议,南航客服回应称“未收到复飞报告”,推测原因可能是跑道未清空或天气突变2。而哈尔滨气象局透露,当天12时曾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但机场周边具体情况需由机场气象台研判2。
资深机长陈建国分析,触地复飞的常见原因包括:
跑道安全隐患:如障碍物、偏离中线等;
恶劣天气:强风、乱流导致操控困难;
操作风险:接地弹跳、姿势不稳可能引发重落地16。
03 为何机组“沉默”?业内揭秘飞行安全逻辑
尽管乘客对机组未解释不满,但航空业内表示,复飞其实是“最安全的选择”。例如,2022年法航客机因强风复飞、2018年多起擦尾事件中,机组均优先保障操作而非即时沟通56。
专家强调:“飞行员需在数秒内决断,复飞程序严格遵循手册,乘客慌乱中询问反而可能干扰处置。”
04 如何应对飞行意外?普通人必看的自救指南
全程系紧安全带:颠簸时未固定可能致重伤;
听从指令勿擅动:复飞时起身会增加失衡风险;
心理调节:恐慌易引发群体情绪失控,深呼吸保持冷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