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使领馆今天(5月21日)发布两段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讲话。 鲁比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中国有能力或意愿在人道主义援助、粮食运送或发展援助方面取代美国。我们提供发展援助。他们提供债务陷阱。” 鲁比奥:“我们将提供的对外援助和人道主义支持仍然会比排在我们后面的10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比整个经合组织还要多,而且远远超过中国。中国不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提供掠夺性贷款。” 这些言论,无疑是对中国在国际援助领域努力与贡献的公然否定和恶意抹黑。 鲁比奥作为美国的重要政治人物,此番讲话却充斥着不实与偏见,他对中国的无端指责,将中国在国际援助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全盘否定。 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只知设置“债务陷阱”、提供“掠夺性贷款”的国家,而将美国塑造成国际援助的“超级英雄”。 这种罔顾事实的言论,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在他的描述中,中国仿佛成了国际秩序的破坏者,而美国则是那个拯救世界的“正义使者”,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事实上,中国在国际援助领域的作为是有目共睹的,与鲁比奥的言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人道主义救援方面,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行动,2005年巴基斯坦7.8级地震,中国不仅提供620万美元现汇与物资援助,还派出救援队,成为最早抵达重灾区的国际队伍之一。 2022年汤加火山爆发,中国红十字会提供现汇援助,调拨饮用水、净水设备等物资;2023年土耳其、叙利亚强震,中国紧急运送救灾物资,救援队救出十余名幸存者,并对叙利亚实施粮食等多类援助。 在发展援助上,中国同样成果丰硕,扎根非洲60年,承建约8000万千瓦清洁能源项目,如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带动当地就业与产业发展,提升该国电力供应。 在埃塞俄比亚建设的风电项目优化能源结构。在东南亚,援建柬埔寨体育场、承建德崇国际机场,为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贡献力量,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的对外援助实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美国的对外援助常常附加各种政治条件,干涉他国内政。 美国国际开发署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对外援助往往附带政治条件,重视通过援助支持美国在其他国家的“代理人”,以扩大美国在受援地区的影响力和利益,输出美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在新冠疫情期间,美国曾承诺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的援助,然而时至今日,这笔援助依旧没有到位,美国在援助问题上的种种表现,无疑是对其自身吹嘘的“慷慨援助”形象的有力打脸。 美国所谓的“援助”还不断给盟友挖坑。俄乌冲突中,美国强推欧洲盟友断供俄能源,却以高价向欧洲兜售液化天然气,导致欧洲能源危机、经济受损。 巴以冲突里,美国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引发阿拉伯国家及国际社会谴责,其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否决不利于以色列的决议,暴露双重标准本质。 美国的霸权行径引发国际不满,联合国多次驳斥美以在加沙设立援助分发点的方案,直言这是“加重儿童苦难”。 欧洲民众因能源危机抗议美国政策;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偏袒以色列的做法深感失望。 反观中国援助,收获广泛赞誉,坦赞铁路成为中非友谊丰碑,中国在东南亚援建的医疗项目降低当地疾病率,这些实打实的成果,让世界看到中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决心。 鲁比奥的抹黑言论,不过是美国政客惯用的舆论把戏,国际援助不是政治操弄的工具。 中国用“行胜于言”的担当赢得尊重,而美国若真想彰显大国责任,不如先兑现承诺、停止干涉,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特朗普终于厌倦了,和普京打完电话后,他深刻明白了自己的无能为力!美国时间19日
【18评论】【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