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水均益的妻子意外瘫痪,他毫不犹豫选择和妻子离婚,女儿哭着恳求:爸爸,为了我不要离婚,好不好。水均益却说,爸爸有苦衷,以后你会明白。
“我……我们离婚吧”。那个冬日午后,央视著名记者水均益说出了这句艰难的话。妻子王君的手紧紧攥着轮椅扶手,指节发白,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客厅地板上,照见了几片枯萎的玫瑰花瓣残留的痕迹。
一年前,同样在这间房子里,水均益手捧99朵玫瑰,为王君庆祝结婚十五周年纪念日。“十五年了,谢谢你一直支持我。”他将玫瑰递给坐在轮椅上的妻子,声音哽咽。谁能想到,仅仅一年后,这对患难与共的夫妻就走到了婚姻的尽头。
故事要从他们的相遇说起,1991年,刚从国外回来的水均益,一不小心丢掉了通讯录。捡到这本通讯录的,正是王君。当她看见通讯录上密密麻麻的战地联系方式时,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记者产生了敬佩之情。
“当时我就想见见这本通讯录的主人”。王君后来回忆说,“想知道是什么样的人,能在那样危险的地方工作”。
而两人的初见就像是上天安排的偶然,水均益身材高大,阳光洒在他的肩上;王君一袭白裙,驻足在梧桐树下。他们相谈甚欢,水均益讲起战地的见闻,王君听得入神。一个下午的时光悄然流逝,却开启了一生的缘分。
婚后的日子温馨而忙碌,水均益继续在战地奔波,王君则在后方默默支持。每当看到电视里丈夫疲惫却坚强的面容,王君总会红了眼眶。1993年,女儿水亦诗的到来让这个小家更加完整。
“爸爸工作忙,妈妈照顾好家里”。这是年幼的水亦诗对家庭最初的印象。她常在母亲怀里听着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入睡,梦里总是飘着父亲带回来的异国气息。
然而,命运总喜欢在这个幸福的家庭里开个玩笑。2001年,一场车祸彻底改变了王君的生活。当她从病床上醒来时,医生说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她可能永远无法行走了。
阳光透过医院的窗帘照在王君苍白的脸上,就在前一天,她还在为即将回国休假的水均益准备惊喜;后一天,她就变成需要终身护理的病人。这个打击对一个曾经活泼能干的女性来说,太过沉重。
不过,水均益却表现得异常坚强。“有我在”。他握着妻子的手说出这三个字时,声音坚定得不容置疑。为了照顾妻子,他主动减少了出差的次数,甚至亲自学会了按摩、康复训练等技术。
但生活的重担越来越重,水母年事已高,需要儿子在身边照料;长兄因幼时意外导致智力障碍,始终像个孩子一样依赖着弟弟。夜深人静时,水均益常常一个人坐在阳台上,看着星空出神。
“有时候我觉得很累很累”,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就像同时被三根绳子往不同方向拉扯”,一边是病床上的妻子,一边是年迈的母亲和特别的兄长,还有年幼的女儿,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几乎要压垮了这个坚强的男人。
2006年底的那99朵玫瑰,是水均益对妻子最后的浪漫告白。“十五年了,我们走过了这么多,谢谢你”,这句看似平淡的话语背后,藏着多少无法言说的痛楚。
离婚的决定来得突然,却又在意料之中,财产全部留给王君和女儿,水均益拎着简单的行李走出那个承载了十五年回忆的家。关门前,他最后看了一眼墙上的全家福照片。
“爸爸不要我们了吗?”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被门阻隔。水均益站在门外许久,最终转身离去。“等到合适的时候——”他在心里对女儿说,你会明白的。
次年,水均益再婚的消息传出。这个年近五十的记者娶了小十三岁的杨迪,一个容貌清秀的记者。舆论顿时哗然,各种猜测甚嚣尘上。
让人意外的是,已经渐渐康复的王君站了出来为前夫说话。“离婚是我们共同的决定”,她面对媒体的询问时平静地说,“水均益这些年太辛苦了,现在能有人照顾他,我很高兴”。
更让人惊讶的是,水亦诗更是公开声援了父亲。爸爸和妈妈的离婚有其他原因,她在博客中写道,那99朵玫瑰在枯萎之前,曾经真实地美丽过。
阳光依旧透过窗帘洒进房间,枯萎的玫瑰终将被新的花束取代。而那个特殊日子里的99朵玫瑰,和那个下午阳光下的一见钟情,都成为这个战地记者生命中最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