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甘肃的,自己在北京打工,父母在老家种地,昨天家里给我打电话说,让我一定要好

电三驴流浪生活 2025-05-21 15:50:54

老家甘肃的,自己在北京打工,父母在老家种地,昨天家里给我打电话说,让我一定要好好干,老家已经两个多月没有下雨了,地里干旱,春耕种的农作物都没能发芽长出,今年可能又是没有收成的一年,虽然老家干旱少雨是常态,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还是挺失落的。 握着手机站在北京的街头,车水马龙的喧嚣突然变得模糊。电话里父母的声音带着疲惫,却还强撑着让我别担心,说“庄稼不行咱就省着点过”。可谁都知道,那片黄土地是他们大半辈子的指望,如今苗都没长出来,他们心里该有多慌。想起小时候,每到旱季,父母半夜都要打着手电去田里看墒情,用最笨的法子挑水浇地,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现在年纪大了,却还要面对这样的困境。 甘肃的干旱,外人听着是个地理名词,落在老家父母身上,却是实打实的难处。两个多月没下雨,井里的水位怕是又降了不少,人畜饮水都成问题,更别说庄稼了。那些播下去的种子,就像他们捧在手心的希望,如今却在干裂的土地里慢慢枯萎。我甚至能想象到父亲蹲在地头,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望着天叹气的模样;母亲一边收拾着空荡荡的粮仓,一边盘算着接下来怎么省吃俭用。 我在北京打工,每天挤地铁、加班,累得像陀螺。可再苦再累,咬咬牙也就过去了,毕竟还能拿到工资。可老家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天爷不给饭吃,他们再拼命也没用。以前总觉得自己在外面闯荡,能给家里添些底气,现在才明白,一场天灾就能轻易把所有努力打回原形。 这种无力感让人难受。想多给家里寄点钱,可杯水车薪;想回去帮忙,又怕丢了工作。看着城市里商场橱窗里精美的商品、路边随手倒掉的食物,再想想老家干裂的土地,心里就像堵了块石头。都说靠天吃饭不容易,可当真正的困境来临,才知道这背后的辛酸有多沉重。我们这些在外打工的人,身上扛着的不只是自己的生活,更是整个老家的期盼。 这不单是一次简单的天灾,它是大多数农业地区面临的长期困境的缩影。我们总说天灾无情,但这场干旱,似乎更深层地暴露了一个无法言说的痛:对于那些依靠土地生活的父母,年复一年的苦守,似乎每一次的希望都被无情地掏空。种子撒下去了,但无水滋养,生命的种子迟迟不能破土而出。每一颗种子背后,是父母的期待、是对未来的憧憬,而如今,这些期望正慢慢枯萎。说起来,土地是他们一生的归属,但每年相同的干旱和困境,又带给他们多少心头的无奈和焦虑? 作为一个外地打工者,我知道自己无法直接改变父母的生活状况,也无法像他们一样,面对这片黄土,凭一腔热血去应对自然的挑战。我的工作,虽然辛苦,但相对的,它能够让我稍微看见一点希望——每月的工资总能在某些时刻提供一些支撑。可是这种支持始终是有限的,它不能穿越数千公里,无法滋润干裂的土地,也不能带来雨水。而父母的担忧,我只能通过电话听到,无法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刻站在他们身边。 北京的街道永远是忙碌的,商场的灯光、餐馆的排队、每个人似乎都有着自己的目标。而我呢?在这座城市的角落里,感受着父母生活的重压,却又无法做得更多。每一次给家里寄钱,都像是给一座山加上一个小石块,但这座山依旧沉重。家乡的土地一再干裂,我却在城市中,过着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日复一日的忙碌和疲惫,在我手中汇成了一种无法言喻的沉默。 站在北京的大街上,思绪渐渐迷失。虽然这座城市的光鲜与繁华包围着我,但我始终感到孤独。因为无论我如何努力工作、如何争取向上的机会,依然无法填补那片干涸的黄土带给我的无力感。每当想起父母在那个遥远的地方,我的心就被一种难以名状的痛意紧紧包围。我在这座城市中,始终有一个心结,无法解开。 可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现实的写照。我们在外面打拼,带着对家乡的眷恋,也肩负着对家庭的责任。但归根结底,我们能做的有限。多少人带着对家乡的深深牵挂,孤身在城市中徘徊,默默为家人承担着看似微不足道,却又极为沉重的责任。生活是无法避开的一场战斗,而我们每个人,只是其中的一个战士。

0 阅读:64
电三驴流浪生活

电三驴流浪生活

一个人骑着二手电动三轮车全国流浪旅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