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新四军侦察员张士根和徐征发,接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在十天之内,除掉汉奸翻译刘赐胜! 那年秋天,安徽明光县笼罩在白色恐怖中,日军占领下的明光镇街市萧条,城门口悬挂着抗日志士的遗体,砖石路面上凝结着暗褐色的血痕。 刘赐胜原本出身皖北望族,早年留学日本,练就流利的日语和精湛的枪法,此人面如冠玉却心如蛇蝎,投靠日军后迅速成为明光地区头号刽子手。 他发明"踏尸示众"的酷刑,逼迫百姓踩着烈士遗体进出城门,连三岁孩童都不放过。 地方游击队曾组织三次暗杀,但派出的战士全被其双枪击毙,有次伏击时刘赐胜甚至单手攀墙逃脱,反手击毙两名追击者。 便衣大队教导员植品山拍碎三张木桌后,将任务交给最得力的双人组。 张士根精于近身格斗,能在三秒内卸下敌人关节;徐征发擅长远程狙击,百米外能打灭香火头,两人搭档三年,端掉过七个日伪据点,被当地百姓称作"阴阳双煞"。 接受任务当天,张徐二人蹲在镇外芦苇荡里观察,刘赐胜的日常轨迹像钟表般精准:每日辰时带两名伪军护卫从东洋商会出发,沿顺河街巡视至宪兵队,酉时原路返回。 这条五百米的青石路上,每个摊位都安插着便衣特务,屋顶架着三挺歪把子机枪。 经过三天踩点,两人发现刘赐胜有个致命习惯,每天未时独自在商会后院练武,这个空档期虽只有二十分钟,但后院围墙紧邻杂货店库房。 他们连夜凿通库房夹墙,在墙缝里架起德制毛瑟步枪,第四日午后,当刘赐胜舞着东洋刀出现在庭院时,徐征发的准星已锁定其太阳穴。 扳机扣动的瞬间,刘赐胜突然侧身劈刀,子弹擦着耳廓飞过,这个汉奸竟凭武者直觉躲过致命一击,旋即翻滚至假山后,三发子弹追着他打碎三块太湖石。 张士根当机立断引爆预埋的炸药,趁烟雾翻墙突进,却在落地时踩中暗藏的铃铛阵,尖锐的警报声中,三十多个日伪军从四面八方涌来。 这场惊心动魄的追杀持续整条顺河街,张士根佯装中弹倒地,待刘赐胜靠近时突然跃起锁喉,却被其反手肘击打断肋骨。 徐征发在屋顶与机枪手对射时,左肩被子弹贯穿仍坚持火力压制。 最终在烧饼铺老板的协助下,两人将刘赐胜逼入死胡同,这个汉奸背靠砖墙双枪齐发,打光子弹后竟用东洋刀劈落飞来的手榴弹,但还是被弹片削去半边脑袋。 此次行动震动皖东抗日战场,日军驻明光司令官佐藤一郎亲自主持追悼会,却在灵堂遭遇游击队二次爆破。 南京汪伪政府《中华日报》当月连发三篇社论,哀叹"帝国栋梁折损",而新四军《拂晓报》则刊登战地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残破的东洋刀与碎裂的菊花纹章成为抗战宣传的经典影像。 据《新四军战史》记载,此役过后三个月内,明光地区有47名伪职人员主动向抗日政府自首。 曾与刘赐胜并称"明光双獠"的伪警察局长周福海,在寓所留下"悔不当初"的血书后吞枪自尽。 如今在明光烈士陵园,汉白玉纪念碑上仍镌刻着这场惊险对决,张士根和徐征发的后人每年清明都会前来祭扫,烧饼铺老板的孙子在碑前摆上祖传的芝麻烧饼。 陵园管理员老赵说,每到阴雨天气,青石台阶上还会隐约浮现暗红色痕迹,仿佛在提醒后人勿忘那段血火交织的岁月。 信息来源: 《汪伪政权档案·明光地区安战报告》 《皖东抗日斗争史》 《特种作战经典战例:新四便衣大队锄奸行动研究》
1941年,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