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99年,宋朝开国将领曹彬病重将逝,宋真宗含泪问道:"爱卿,你还有什么后事未

星河征途远 2025-05-21 11:54:05

公元999年,宋朝开国将领曹彬病重将逝,宋真宗含泪问道:"爱卿,你还有什么后事未了,有何遗言给朕?"曹彬想了一下,告诫道:"陛下,不可轻易对辽用兵。" 那年深秋,宋朝开国名将曹彬病重卧床,宋真宗赵恒亲自到病榻前探视,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在临终前留下两条重要建议:第一不可轻易对辽国用兵;第二推荐自己的两个儿子曹璨、曹玮接替守卫边防。 当夜五更时分,曹彬溘然长逝,真宗追封其为济阳郡王。 历史证明了老将的识人眼光,在曹彬去世后的三十年里,次子曹玮以惊人的军事才能撑起了北宋边疆防线。 这个年轻人十九岁随父从军,常年驻守西北前线,他带兵有个怪习惯,既不搞突击训练,也不搞花式阵法,就爱带着士兵们种地修渠。 等庄稼长势喜人的时候,敌人突然发现这些种地的士兵转眼就成了虎狼之师。 当时西夏首领李德明耍阴招,用真金白银诱惑宋军叛逃。 有天正午曹玮和幕僚下象棋,突然接到急报说有五个士兵带着兵器投敌。 在场将领急得直跺脚,曹玮却慢悠悠落子吃了个车,随口说了句:"慌什么,那是我派过去的细作。" 这话被混在人群里的西夏探子听了去,连夜传回西夏大营,李德明疑心病发作,真把五个叛徒给砍了,从此边境上再没人敢动投敌的念头,都怕被当成细作处理。 曹玮最厉害的本事是看人准,那年西夏王子李元昊才十二岁,跟着使团来宋朝贡。 别的孩子见了东京城的繁华挪不开眼,就这小子整天盯着城墙高度和守军布防。 曹玮在城楼上看得真切,转头就跟部下说:"这个娃娃将来必成祸害。"后来他特意派人到边境集市蹲守,想找机会除掉这个隐患。 谁知李元昊机警得很,每次露面都穿得跟普通牧民似的,还懂得绕路避开宋军巡逻队。 为了防备西夏,曹玮在边境搞起了"军民联防",他让士兵家属在驻军附近开荒种地,每十户人家配发三头耕牛。 农忙时士兵轮流回家帮忙,闲时组织百姓操练,这套法子既解决了军粮供应,又让老百姓自发守卫家园。有次西夏骑兵突袭,还没摸到城墙根,就被举着锄头镰刀的百姓堵在村口。 等正规军赶到时,敌人早被揍得鼻青脸肿。 西北防线稳固后,曹玮又被调到河北对抗契丹,契丹使者经过他的防区时,个个规规矩矩不敢纵马疾驰。 有回契丹贵族子弟打猎越界,曹玮直接派人把那伙人连人带马扣了三天,契丹大营派人来要说法,他指着界碑说:"再往南半步就是大宋国土,你们家孩子不懂事,我帮着管教管教。"从此契丹骑兵放牧都绕着曹玮的防区走。 到了宋仁宗天圣年间,曹玮已经是三朝元老。 他在秦州练兵时发明了"分班轮戍法",把边防军分成三拨:一拨守城,一拨屯田,还有一拨专门搞侦察。 这套体系后来成了北宋边防标配,连京城禁军都跟着学,要说他打仗有什么秘诀,其实就是八个字:该狠时狠,该忍时忍。 有年吐蕃部落闹饥荒跑来抢粮,曹玮非但不打,反而开仓放粮,等对方吃饱喝足准备撤的时候,突然发兵截断退路。 后来那些吐蕃人成了义务宣传员,逢人就说宋朝将军仁义,再不敢轻易犯边。 曹玮五十八岁病逝那年,西北各部落自发送葬的队伍排出去二十多里,他镇守过的边境州县,百姓家家供着他的长生牌位。 要说这人到底有多神,史书记载了个细节:有年黄河发大水冲毁军粮仓库,曹玮不慌不忙带着士兵捞鱼充饥,等洪水退了又领着大伙重建粮仓,反倒比遭灾前多存了三成粮食。这 种化危为机的本事,宋朝往后百十年再没出过第二个。 (信息参考:《宋史·曹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西夏书事》)

0 阅读:631

评论列表

城市猎人

城市猎人

5
2025-05-21 21:08

小编真能瞎编。宋太宗赵光义在位976--997年。999年都死了两年了,赵光义是从坟里起来问曹彬吗?

春鹏 回复 05-21 23:39
宋真宗,自己看仔细点

猜你喜欢

星河征途远

星河征途远

星河征途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