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跑网约车真的不容易。一个月租金4000,换电一次60元,一天成本就近100元。一天接30单,每单8元,一天收入240元,一个月按30天算才7200元。去掉成本一个月就剩3200元左右。说白了,起早贪黑跑一个月,挣的钱可能还不如在便利店啃个饭团省心。 这行看着订单哗哗来,实际口袋空空如也。每天早上六点,司机老王裹着羽绒服,坐在车里啃个冷面包,盯着手机屏幕等单。青岛的海风吹得车窗吱吱响,订单却像在跟你玩捉迷藏好不容易抢到一单,导航显示要开20公里,乘客下车后一看,平台抽成30%,到手就剩个零头。辛苦一天,晚上回停车场,点根烟算账,发现赚的还没修车费多。谁能想到,屏幕上那串数字跳得欢,到最后连顿火锅都换不来? 更别提平台那些花式操作了。单价悄悄降,抽成偷偷涨,有时候跑一单58块,平台能抽走20多块,司机跑得满头大汗,钱却进了别人的口袋。还有那所谓的奖励,跑2000单给0.01元,够买根棒棒糖吗?老王气得在司机群里吐槽:这不就是《西游记》里孙猴子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算法把人拿捏得死死的,司机就像被拴了绳的陀螺,转得再快,也逃不出平台的五指山。 更让人头大年夜的是,街上已经能看到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影子了。它们不怕累、不抱怨,成本还低,司机们却只能干瞪眼。昨天老王在路边等单,旁边一辆无人车嗖地开过去,他嘀咕:这玩意儿要是普及了,我这车钥匙是不是得挂墙上当摆件了?这行当,表面光鲜,实际是个体力活加心理战,每天都在跟时间、算法和钱包赛跑。 但你说放弃吧,又舍不得。毕竟每天开着车,听着电台,偶尔跟乘客聊两句,也有点小乐趣。就像昨晚那个乘客,聊着聊着说起青岛的啤酒节,硬是让老王笑了半路。可笑归笑,账本还是冰冷冷的。跑网约车这行,到底是坚持下去,还是另谋出路?老王掐了烟头,盯着夜色里的海平线,答案好像还在风里飘。
通报!青岛一父亲因游戏充值将孩子打死!家庭教育的底线在哪里?青岛9岁男童因玩
【9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