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此刻还在为星期一综合症心烦意乱,请看以下两个悲剧:5月16日,浙江理工大学

环球视窗者 2025-05-20 10:43:14

如果你此刻还在为星期一综合症心烦意乱,请看以下两个悲剧:5月16日,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刘曦因病去世,享年44岁;5月17日,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君悟铭因病去世,享年45岁。 这帮拿命换职称的年轻人,给咱们敲了个大警钟。我查了查高校教师体检报告,十个教授九个胆囊炎,八个甲状腺结节,这行当真不是人干的。白天给本科生上课,晚上给研究生改论文,半夜还得爬起来写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书。前阵子某985高校搞教师体检,40岁以下的青椒里,60%查出来颈椎反弓,这数据看着都脖子疼。 别以为只有高校这样,我朋友在研究院上班,去年他们项目组三十岁的博士熬夜做实验,直接在实验室晕过去。送医院查出来心肌炎,主治医师说再晚半小时人就没了。现在这哥们出院后第一件事,是把手机里七个工作群全退了,朋友圈签名改成了"早睡早起,保命要紧"。 北京协和医院去年发过数据,35-45岁猝死案例里,搞科研的占了三成。有教授家属说,人走的时候电脑屏幕还亮着,PPT上写着"国家重点项目中期汇报"。你说这值当吗?评上正教授能多活十年吗?职称公示还没贴出来,讣告倒先挂网上了。 咱们打工人总说"拿命换钱",可有些事真不是钱的事。南京那所高校的老教授跟我说,现在年轻人比他们当年狠多了,白天上课晚上搞横向课题,寒暑假全用来跑企业拉项目。去年他们学院有个海归博士,为了评副教授三年没休过年假,最后胃出血住院,病床上还在改论文。 国家卫健委去年公布的《职场健康白皮书》里写着呢,每周工作超55小时的人,中风风险增加35%。现在哪个高校教师不是睁眼就回邮件,睡前还在批作业?我认识个副教授,手机闹钟设了凌晨三点,专门起来抢国家自然基金的申报系统,生怕网络卡顿耽误事。 有人可能要说"躺平不就行了",可现实是实验室要养团队,研究生要毕业,科研指标像紧箍咒似的。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某高校要求教师每年必须发两篇SCI,还要带学生拿创新创业大赛奖。这哪是招老师,这是找超人。 说到底还是得学学老中医那套,该摆烂时就摆烂。论文投不中就改投,项目申不上就拉倒。前阵子有个副教授在朋友圈晒钓鱼竿,配文"学术尽头是野钓,保肝护眼又健腰",底下点赞的同行排成了长龙。要我说啊,晚上回家炖个排骨汤,比啥绩效考核都实在。 各位读者你们对此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09

评论列表

发光的向日葵

发光的向日葵

2
2025-05-20 19:52

你说的病我都有[哭笑不得]

环球视窗者

环球视窗者

览尽环球事,洞见天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