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河南一农民正在家里做泥胚,几名警察突然闯入家中,不等他反应就将他双手方向压住,农民却已经习以为常,得知真相的警察哭笑不得。 这事儿发生在河南洛阳孟津县的南石山村,主角叫高水旺,生在1958年,从小跟着家里人学做陶瓷。南石山村不算大,但村里人靠着烧陶吃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挺出名。高水旺爹是村里数一数二的陶艺师,把做唐三彩的绝活全教给了他。高水旺脑子活,手也巧,慢慢地把这门手艺玩出了花,专做仿古陶器,成品看着跟真古董似的。 1994年那天,高水旺在家忙活,警察突然冲进来,把他当嫌疑人压住。为啥?原来洛阳附近1944年有座北魏古墓被盗,丢了些值钱的陶俑,案子一直没破。到了1994年,北京古玩市场上冒出几件北魏风格的陶俑,做得太像了,警察怀疑是赃物。顺着线索查下来,矛头指向南石山村,高水旺的作品因为太逼真,就被盯上了。警察觉得,这要不是盗墓团伙干的,就是有人在搞猫腻。 高水旺被带到县里警察局,警察问他那些陶俑哪来的,他老实说自己做的。可警察不信,觉得一个农民哪有这本事,非让他交代“实情”。高水旺不急不躁,说给点黏土,他当场做一件看看。警察同意了,找来黏土和水,围了一堆人等着瞧热闹。高水旺上手就捏,四十分钟不到,做出个抱琵琶的仕女俑,细节拉满,连衣裳褶子都捏得像模像样。旁边有个文物专家看了,直呼这手艺跟唐代真品不相上下。 这下真相大白,警察知道搞错了,人家不是盗墓贼,是个手艺人。误会解开后,他们还挺不好意思,笑着送高水旺回家。这事儿传出去,洛阳报纸写了篇报道,说“农民陶艺师技惊四座”,高水旺一下子火了。收藏家和古玩商找上门,他的陶俑价格蹭蹭上涨,小件卖几千块,大件能上万。这次误会没让他吃亏,反而成了人生转折点。 后来,高水旺的唐三彩名气越来越大,北京的古玩商常来村里收货,博物馆也看上了他的作品。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都收了他的三彩马和仕女俑,当成现代唐三彩的代表。1998年,他一件1.3米高的天王俑拍出近10万块,村里人听说后都惊呆了。可高水旺没飘,他觉得这手艺是老祖宗留下的,不能光想着赚钱。 90年代末,他在家院子里办起了免费培训班,教村里年轻人做陶。从捏胚到上釉,他都手把手教,村里的作坊从几家涨到二十多家。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了他“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称号,村里还办了庆祝活动。他的作品去了巴黎、东京展览,大英博物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都收藏了他的东西。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唐三彩,高水旺投钱建了个主题博物馆,2000年代中期开了门。博物馆里有他和徒弟的作品,还有烧制演示,游客能自己上手试试。每年几千人来参观,村里靠这个赚了不少钱。他还搞了个“九朝唐三彩”品牌,把村里的陶瓷生意整合起来,产品卖到全国,甚至出口日本和欧美。村里人靠这门手艺盖新房、修路,日子越过越好。 高水旺自己倒是没啥变化,还是那个穿着旧围裙、满手泥巴的老农民。早上烧窑,晚上检查成品,住的还是那间老屋。他常说自己就是个匠人,可他干的事不简单。南石山村现在是唐三彩的大本营,产业链齐全,雇了好几百人,陶俑天天往外运。他不光保住了老手艺,还把它推到了全世界,成了非遗的活招牌。
考古史上最大的痛是什么? 这个话题其实有两种说法,但是对我国的考古史来说都
【2评论】【4点赞】
冠仔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