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歼10飞行员上电视节目,他十分轻松地说,歼10头盔有AI语音,它提示你操作,当头盔接受到地面指挥,或空中预警机的指令后,它会提示你,什么前方150公里有阵风出现,什么你可以拉升,什么你可以开火等,飞行员只需说声发射,PL15刷的一下就出去了,这就感觉像是有个超级助理在你耳边不停指导。
说到智能头盔,歼10和F-35的设计思路是真挺不一样的。
歼10靠AI先帮你分析完,直接告诉飞行员该干啥,像是“听话照做”的模式,飞行员少纠结一步,反应就快了,尤其是在高过载的压迫下,决策流程简化还能多争取宝贵的几秒。
而F-35的头盔就更“高科技感”了,它直接把飞机外面的情况、数据、目标啥的全都投到飞行员眼前,雷达、地图、目标框啥都一目了然,飞行员像开了挂一样能全方位感知周围环境,但最后怎么操作得自己决定。
两个头盔其实各有优劣,歼10的更适合高速对抗、简单决策,F-35的更适合多目标、复杂环境下的灵活应变。
说到底,这其实是东西方在智能化设计上的大差异:一个像是带着“指挥官”的头盔,另一个像是给你一副“超强眼镜”,让你自己做战场上的指挥官。
这事儿真挺值得琢磨的,毕竟空战里头盔怎么帮飞行员,直接影响着未来战争的走向。
老哥们,你觉得是“快准狠”重要,还是“全局视野”更胜一筹?
技术是冷冰冰的,但最后说到底,这还是人在机器帮助下的终极对决啊!
稀饭配酸菜
我国有多少游戏玩家?以后用无人机整的时候,就把他们收编了。简单训练一下就能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