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李小龙收到黄泽民的挑战书,书中写到:“你若输给了我,你就不许继续招收洋人学员,并且还要关闭武馆。”
结果黄泽民被李小龙压在身下,连问:“你服不服?你服不服?”
李小龙是世界武道变革先驱者、武术家,是他将中国武术传向了世界,打开了武术电影的大门。
1940年,李小龙出生在唐人街的中华医院,父母都是演员。10岁时,他开始学习拳击和武术,13岁拜了叶问为师。
那时的李小龙在一边学武,一边找人打架,最后得罪了黑白两道。父亲为了保护他,将他送去了美国深造。
1959年,19岁的李小龙在美国上大学期间,也没有放弃对武术的热爱,他组织了一支“中国功夫队”,备受追捧。
为了将武术发扬光大,李小龙在大二那年租下了一个车棚,办了一个名叫“振藩国术馆”的武术馆,教洋人学武。
1962年,李小龙在一次拳击赛上,击败了给黑市拳王桑德尼姆,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他也因此颠覆了中国人在美国人心目中“东亚病夫”的形象。
从此之后,美国人一提到中国功夫,就一定会对李小龙赞不绝口。而李小龙也因此收获了一大波美国粉丝,同时“振藩国术馆”也因为他,招收了众多门徒,生意火爆。
虽然李小龙替华人在美国打开了市场,可大部分的华人却不以为荣,反而对他的一些说辞和做法相当不满。
李小龙曾在公众场合对传统武术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还在《基本中国拳法》中写道:
“高级功夫所构筑的技巧是以动作简洁为基础。只有那些并不成熟的体系才会充斥各种多余并且无用的动作。”
这话也让很多人认为李小龙在映射那些传统武术的招式,所以华人武术界认为他狂妄自大。
不仅如此,在当时来说,武馆统一设立的规定之中就有一条是:不能教授洋人武功。
一方面是为了不让国内武功落入其他国家,一方面是不想他们学会了武功不是去做好事和强身健体,而是为了侵略其他国家和欺负别人。
然而,李小龙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华人武馆不收洋人为徒,这本身就是受了保守门派传承思想的影响。
不止如此,李小龙更是批评了华人武馆的各种歪风邪气。说各门派为了一争高下,不仅明争暗斗,还暗中互伤。
最为严重的就是,各门派还像黑社会一样,设有堂口,武术家与学员也纷纷充当打手等,如此种种,都让李小龙觉得不妥当。
这些话一出,华人武术界更加认为李小龙年少轻狂,骄傲自大,把武术交给外国人,就是不爱国的表现。
可当时整个华人武术界不满李小龙,却又没有能打得过他的人,所以大家都在等着一个能与李小龙较量的“高手”。
直到黄泽民的出现,才让华人武术界看到了一线生机。
黄泽民是当时著名的武术大家,他的师爷是著名的顾汝章,精通少林武艺,尤其擅长枪术,武林有“严大枪”之称,武术造诣不在叶问之下。
黄泽民的师父是严尚武和马金凤,他们两人除了将顾汝章的功夫倾力传授给黄泽民以外,还教会了他形意拳和太极拳。可以说黄泽民在武术界的地位与李小龙不相上下,被称为“实战搏击之王”。
只不过当时两人没有切磋过,究竟谁更胜一筹无法判断,这让华人武术界看到一丝希望,希望他能够代表整个华人武术界挑战李小龙。
初到旧金山,黄泽民就接到了如此请求,觉得义不容辞,便接受了大家的请求。随机,向李小龙下了战书,书中写到:
“你若输给了我,你就不许继续招收洋人学员,并且还要关闭武馆。”
李小龙从来不怕接受挑战,于是便接下了这封战书。
关于比武当天的事,有两个版本。
一是黄泽民的版本,他说:“当天我与李小龙打斗了二三十分钟,结果是胜负未分。我多次使用致命的招数,但是每次都没用用尽全力,怕闹出人命,最后的结局就是不分伯仲。”
然而,在李小龙的妻子琳达口中却是另外一番截然相反的景象。
琳达的意思是当天两人一共战斗了3分钟,黄泽民见打不过李小龙,便在擂台上使用武术躲闪和逃避,根本不敢与李小龙硬碰硬。
前2分钟,李小龙用尽全力在追黄泽民,到最后一分钟时,李小龙突然一招制敌,抓住黄泽民润喉压在身下,连声问他:“你服不服?说啊,你服不服?”
黄泽民大声说到:“够了!够了!”
最终,这场比武结果李小龙获胜告终。
黄泽民说大了二三十分钟,不分伯仲。可琳达却说打了3分钟,李小龙获胜。究竟这件事谁真谁假,历史还是告诉了我们真相。
后来,在李小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发现了这件事的真相。李小龙在信中写到:当时两人前期争斗时,黄泽民一直在躲闪,自己没打到他,直到后面一招制服。
虽然自己赢得比赛,可是一点都不开心,因为前后花了几分钟,这让他很苦恼,最后他也一直在反思,有什么可以改变这种状态。
最终,李小龙悟出了“截拳道”。
虽然事实不像黄泽民说的那样,可由于他是唯一一个在李小龙手下撑过3分钟的人,所以很多人也慕名拜在他的门下,让他一战成名。
如今李小龙早已成为传说,而黄泽民也已经去世,愿他们天堂较量!
不在孤独
中国武术在国际的发展被泰拳甩开几条街。
用户18xxx16
华人的所谓武馆最后都成了黑社会招募打手的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