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鉴易知录》晋纪•世祖武皇帝•2 晋纪•3•4.1/21世祖武皇帝•考注:司马衷、李熹、刘友、武陔、司马睦、李密,司马伷、文立、诸葛京、待续: 一).晋纪•3/21世祖武皇帝•考注:司马衷、李熹、刘友、武陔、司马睦、李密, 【考注】 ①、司马衷:晋惠帝,西晋第二任皇帝!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次子,生母武元皇后杨艳,公元259年出生晋朝泰始三年即公元267年正月立为太子,公元290年即位。晋惠帝为人痴呆不任事,八王之乱中,赵王篡位,将惠帝囚禁于金墉城。齐王与成都王起兵迎惠帝复位。之后惠帝又由诸王辗转挟持,形同傀儡,受尽凌辱。306年,东海王将其迎归洛阳。公元307年去世,终年48岁,在位17年,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太阳陵。 ②、李熹:上党铜鞮即今山西长治沁县人。东汉大鸿胪之子,年少知名,与北海管宁因贤良被征召,未去。后被司马懿征召为太傅掾属,称病推辞,被官吏扶上车。司马师掌权后,任大将军从事中郎,随司马师平定“淮南三叛”中的毌丘俭和文钦,立下战功,回朝后调任御史中丞。任凉州刺史,加扬威将军、假节,领护羌校尉,绥御华夷,有声望业绩。后任冀州刺史,累迁司隶校尉。 西晋魏帝禅晋时,以本官行司徒事。泰始初,封祁侯。后任太子太傅,在位多年,训道尽规。迁尚书仆射,拜特进、光禄大夫,以年老逊位。卒后追赠太保,谥曰成。 ③、刘友:曾担任立进县令,在晋武帝泰始三年即公元267年,被司隶校尉李熹弹劾与前尚书山涛、中山王司马睦、尚书仆射武陔等人侵占官府耕田。晋武帝下诏称刘友欺凌掠夺百姓,迷惑朝廷官吏,应当严刑拷打再处死,以惩罚邪佞之人。 ④、武陔:籍贯沛国竹邑,今安徽宿州。魏卫尉武周长子,次妹武氏为刘芬之妻。魏明帝时任下邳郡太守。司马师为大将军时,官至司隶校尉,太仆卿。初封亭侯,五等侯制度建立后,改封薛县侯。西晋泰始元年,被晋武帝任命为尚书,掌管吏部,升任左仆射、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以年老是旧臣,名声和官位都很高,自认为无辅佐之功,想辞职保全节操,当世以为美谈。卒于任上,谥定。 ⑤、司马睦:字子友,籍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晋宣帝司马懿六弟魏中郎司马进之子,谯刚王司马逊之弟,著名史学家司马彪的父亲,西晋宗室、诸侯王。司马睦初在曹魏时,封安平亭侯,任侍御史。西晋建立后,封中山王。咸宁三年即公元277年,因罪降封丹水县侯。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恢复王爵,改封高阳王。元康元年即公元291年,司马睦任宗正,最终卒于任上。 ⑥、李密:西晋初年官员兼文学家!本名李虔,字令伯,公元224年出生于犍为武阳,今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以孝敬闻名乡里。师从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于《左传》。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成人。最初在蜀汉做官,拜为尚书郎。蜀汉灭亡后,参见晋武帝,被任命为太子冼马,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竭力推辞。太康八年即公元287年,卒于家中,终年64岁。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李密著有《述理论》十篇。《华阳国志》《晋书》里,均有李密传。李密的《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 二).晋纪•4.1/21世祖武皇帝•考注:司马伷、文立、诸葛京、待续: 【考注】 ①、司马伷:字子将,河内郡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第五子,公元227年伏太妃所生。晋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的同父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叔父,谥号武,故称“琅邪武王”。司马伷年轻时就有才能和名气,累迁至散骑常侍,进封东武乡侯,又拜右将军、监兖州诸军事、兖州刺史,后被封为东莞郡王,入朝为尚书右仆射、抚军将军,又外放为镇东大将军,西晋咸宁五年,司马伷率兵自涂中攻吴国,迫使吴王孙皓奉玺请降。太康四年即公元283年6月12日,司马伷去世,享年57岁。 ②、文立:三国西晋时大臣!字广休,巴郡临江人,即今重庆忠县人;官至晋散骑常侍。少时游于蜀国太学,专攻《毛诗》、《三礼》,师事谯周,兼通群书。益州刺史费祎任命其为州从事。后入朝为尚书郎。复辟为大将军费祎东曹掾。稍迁尚书。蜀并于晋,梁州建,首为州别驾从事。咸熙元年,举秀才,除郎中。适逢晋武帝欲怀纳梁、益,引致俊彦,泰始二年,拜文立为济阴太守,即今山东菏泽,继被召入朝廷。武帝立太子,以司徒李胤为太傅,齐王、骠骑为少傅,选立任太子中庶子,后任散骑常侍。文立谦虚谨慎受武帝厚爱。武帝中期升任卫尉,为九卿之一,朝中官员服其贤雅。 ③、诸葛京:字行宗,三国名臣诸葛亮之孙,诸葛瞻次子。诸葛瞻与诸葛京之兄诸葛尚在绵竹抗击魏军战死后,与诸葛亮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京一脉,蜀汉灭亡之后,与诸葛攀之子诸葛显于咸熙元年内移河东,初任郿县令,后任江州刺史。在《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中诏曰:“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其孙京,随才署吏,後为郿令”。
《纲鉴易知录》晋纪•世祖武皇帝•2 晋纪•3•4.1/21世祖武皇帝•考注:司马
快乐开心正明
2025-05-14 02:10: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