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积累|高级的中国传统色康熙“郎窑红”

竹间一浑人 2025-05-12 15:05:18
郎窑红釉观音瓶/清•康熙 颐和园管理处 藏 . 【“要想穷,烧郎红”】 郎窑红,因康熙朝江西巡抚郎廷极督造而得名,也以“要想穷,烧郎红” 的高难度工艺闻名。釉料中的铜元素在1300℃高温下稍纵即逝,成色全凭天意。稍有不慎,釉色便会暗沉如淤血,或飞铜斑驳如鼠皮,唯有极致的火候掌控,才能淬炼出这如“初凝牛血”般的红,釉面玻璃质光泽凌厉如剑,却又流转着玉的温润。 【“脱口垂足郎不流”:釉色的生死一线】 细观瓶口,一道若隐若现的“灯草边”如月晕环绕——高温下釉层收缩,口沿铜分挥发,露出胎骨本色,此为“脱口”;釉汁垂流至足,却戛然而止,凝成浓艳如墨的釉边,谓之“垂足”。匠人以精绝的旋削工艺,让釉汁“流而不溢”,既保留了红釉的磅礴气韵,又克制如禅意,成就了“郎不流”的工艺神话。 【器型之美:观音瓶的婀娜风骨】 此瓶为康熙朝的器型之一,形若观音亭亭而立:削口直颈如纤纤玉颈,丰肩敛腹似衣袂垂落,至足部外撇如裙裾飞扬,圈足稳若磐石。线条刚柔并济,庄重与清逸并存。器型与釉色相映——红釉浓烈如霞,器身曲线却似流水,一动一静间,尽显东方美学“形神合一”的至高境界。 【冰裂纹:时间淬炼的呼吸】 这肆意的冰裂纹,是 “天人合一”的智慧——匠人以精准至毫厘的温度掐住火候命脉,却在开窑时松手,任由温差撕裂釉面。规整的器型是人工极致的控制,纵横的冰裂却是天工恣意的笔触。冰裂纹的存在让静止的瓷器有了呼吸感。 . 博物馆 文物 我拍了拍博物馆 寻找身边的红 中国传统审美 寻找岁月里的国色 中国红 色彩美学 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审美 穿越千年的美 老祖宗的审美有多绝 陶瓷 瓷器 一张图证明古人的审美 中国传统色 配色分享 设计灵感 设计 郎窑红 你最喜欢的瓷器里的中国红是

0 阅读:5

评论列表

梦回远古

梦回远古

4
2025-08-14 17:20

大明康熙年制--窝里横、做贼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