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一度使沙俄沦落为二等海军强国,此后的十年间,随着德、美两国的快速崛起,法、俄两国在前无畏舰晚期至无畏舰初期阶段逐渐被前者所超越。
不过,沙俄虽然在对马海战中“输了个精光”,但位于欧洲的造船工业基础尚在。在无畏舰阶段,沙俄海军甚至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在无畏舰的建造数量上一度排行第四(7艘),仅次于位列第三的美国(8艘),多过排名第五位的意大利(6艘)。
1909年动工的甘古特级,参考了意大利但丁号无畏舰的设计布局,采用平甲板船型,同级舰共4艘,全部配属于波罗的海海域。
其主要武器为四座三联装305毫米主炮塔,舷侧主装甲带厚度为227毫米,设计航速23节(实际航速更快),但高航速是以牺牲防护为代价(同期英国无畏号舷侧主装甲带厚度为279毫米),此外,甘古特级的远洋作战能力不足,但这对活跃于波罗的海的甘古特级而言并不是大问题。
1911年动工的玛利亚皇后级,同样采用了平甲板船型,堪称黑海版甘古特级,同级舰共3艘,全部部署于黑海海域。
其主要武器同为四座三联装305毫米主炮塔,由于黑海面积有限且近乎于封闭,其对于战舰航速及续航力的要求更低,为此,玛利亚皇后级得以重点强化防护水平,其主装甲带厚度增加到了262毫米,最大航速仅21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