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0年,60岁的和亲王弘昼病入膏肓,临死前一个劲儿的在头上比划。大臣们一脸疑

三分的戏说 2025-05-12 10:49:35

1770年,60岁的和亲王弘昼病入膏肓,临死前一个劲儿的在头上比划。大臣们一脸疑惑,乾隆却秒懂,哭笑不得的说,行吧,让你体验一回。 要说和亲王弘昼,那可是清朝历史上一个出了名的“怪人”。他的一生,既有让人笑掉大牙的荒唐事,也有让人感慨的兄弟情。咱们今天就从头到尾捋一捋,看看这位王爷到底是个啥样的人物。 这位爷最出圈的操作莫过于给自己办活丧——摆棺材吃祭品,看仆人哭坟还能乐得拍大腿。有人说这是精神病晚期,可你仔细瞅他干的那些事:当着文武百官揍军机大臣讷亲,乾隆装没看见;把《琵琶记》改成鬼哭狼嚎的弋阳腔,大臣捂耳朵他更来劲儿。这哪是疯癫?分明是拿荒唐当护身符。 但要说弘昼只会耍宝可就冤枉人了。雍正年间他跟着乾隆处理苗疆叛乱,管过内务府、编过《龙藏经》,写的《稽古斋文集》连乾隆都夸“迟徊慎重,足为师法”。这反差够魔幻吧?就像个学霸故意考零分,生怕别人注意他。乾隆四年那场宗室谋逆大案,十几个王爷贝勒掉脑袋,唯独弘昼靠着“人畜无害”的标签全身而退。 最讽刺的是他死前那个动作。史书没明说比划啥,但联系他爱给自己办丧仪的癖好,八成是要乾隆给他办场活出殡。乾隆那句“让你体验一回”,听着像哄小孩,细品全是帝王心术——弟弟装疯卖傻几十年,临了还要用行为艺术给皇权唱赞歌。那些摆在床头的纸糊鼎彝,说是冥器,倒像在嘲笑满朝活着的提线木偶。 可别真把弘昼当喜剧人看。他儿子永璧继承王位没几年就病死,孙子绵伦直接被乾隆削了爵,所谓“七代富贵”的传说,不过是帝王家赏的残羹冷炙。倒是启功先生这些后世子孙,没沾祖宗“荒唐”的光,硬是靠笔墨闯出名堂,这算不算历史开的玩笑?

0 阅读:0
三分的戏说

三分的戏说

新年感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