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有和谈的可能性吗?几乎没可能了,因为特朗普的政治信用已经破产,刚谈好走出去,他就能又变卦翻脸。说白了,美国政府最大的毛病就在总统身上,像儿戏似的,一会儿说要这么干,没几小时就推翻自己,立马改口。
美国实在太爱改剧本了,前一秒还在说“我们谈得很好”,后一秒就能翻脸不认人,把刚签的墨迹未干的东西当废纸。
特朗普更是把这种“任性”发挥到了极致,今天加关税,明天又说要谈,政策变得比天气预报还快,而且经常是在社交媒体上随口一说,就把全世界搅得鸡犬不宁。
这样的对手,谁敢跟他认真?谁又信得过他拍胸脯的保证?谈判桌上的话,还不如街头小贩的吆喝来得实在。
这种不靠谱,已经不是一两个领导人的问题,而是整个体系似乎都出了毛病,让人觉得这国家怎么连点基本的章法都没了。
当年,克林顿时代推动中国加入WTO,条件是苛刻,但好歹有个谱,说了的话,大体上还是认账的。奥巴马时期搞气候协议,虽然也有博弈,但起码能让人看到点诚意和稳定性。
那时候,就算吵得再凶,大家心里还有个底,知道对方不至于今天说东,明天就非要往西。这种起码的“信用”,是谈判能进行下去的基石。
可现在呢?这基石早就被特朗普的推特和美国国内那套只顾眼前的政治给刨松了。为了几张选票,为了国内那点暂时的叫好声,长远的国家信誉说不要就不要了。
这种不靠谱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就是大家都不跟你玩了,或者至少不敢全心全意跟你玩了。中国也不是傻子,一看你这儿三天两头变卦,自然要多找几条路走。
所以你看,“一带一路”搞得风生水起,跟其他国家的合作也越来越热络。
这不单单是为了经济,更是为了分散风险,免得被你一家牵着鼻子走,今天高兴了给块糖,明天不高兴了就抡大棒。
不光是中国,全世界其他国家也看在眼里,心里也犯嘀咕:跟这么一个说变就变的“大哥”混,能踏实吗?所以,大家都在悄悄地调整策略,寻找更稳当的合作伙伴。
这已经不是中美两家的事儿了,而是全球都在重新评估,谁才是那个值得信赖的伙伴。
说到底,现在这场中美之间的“大戏”之所以唱不下去,就是因为“信任”这两个字已经快被消耗光了。
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大国,要是连最基本的信用都没有了,那还谈什么合作,谈什么未来?舞台上的灯还亮着,可台下的观众早就知道结局了。
风中追赶月
特朗普就是个疯癫狗!!!!!!
贵在给力
什么叫没可能,只能说短时间的几次谈判没可能!最终还是要和谈!因为这关税加的双方都难受!美国应该要急点!
用户10xxx97
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