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苏联最高法院宣布判二号人物贝利亚死刑,理由是背叛祖国。1953年,担

醉卧桃林深 2025-05-10 18:52:08

1953年,苏联最高法院宣布判二号人物贝利亚死刑,理由是背叛祖国。1953年,担任部长会议副主席职务的苏联二号人物贝利亚被指控叛国罪枪杀,这个说法一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实际上,当年被广泛曝光在媒体上的说法并不准确。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苏联当时应对贝利亚事件极其匆忙,报纸报道后,相关机构部门立刻发声附和,对贝利亚展开声讨,然后声称将其移交到最高法院审理。 但奇怪的是,苏联直接下令,销毁所有贝利亚的出版资料,甚至连搜索词条都要封禁,结合40到50年代苏联的具体情况,贝利亚无疑算得上苏联的核心人物。 甚至氢弹都是由他负责主要计划,还在跟美国的氢弹研究对抗时获得了胜利,这样的成就值得苏联大书特书,问题是贝利亚把自己人想的太团结,结果就是遭遇了背刺。 据贝利亚独生子谢尔戈的回忆,他的父亲贝利亚当时正在大力推动各种改革措施,这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毕竟斯大林去世遗留下非常多的问题等待解决。 苏联也需要重新思考未来方向,让民众能够安心,正因如此,才会有“苏联大赦令”的出现,多达100万以上的劳改犯和监狱犯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社会氛围瞬间稳定不少。 遗憾的是,这种做法只能支撑一时,不可能一直起作用,无非是苏联积压问题的自救尝试,我们都知道,斯大林在晚年逐步加强苏联的集权制度,已经引发了民心混乱的情况。 而颇具天赋的贝利亚看出了这一点,希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想象的道路自然很好,不过,满身伤口的苏联怎么可能承受剧烈变动呢?这就是贝利亚失败的原因。 大多数官员不想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更不可能认可大范围人事变动,结果贝利亚就是要踩这条红线,直接开展了一场涉及49个州的人事任命行动,引发内部的普遍不满。 到了这个地步,贝利亚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其他人选择伙同出手逮捕枪杀贝利亚只能说没得退路,否则他们一定会被撤换,所以贝利亚的行动其实只有100天就被强制叫停。 此后贝利亚也成为苏联的负面人物,人人都称呼他是刽子手、阴谋家,就结果来说,他确实逮捕了不少人,也残害了不少人,他虽然推出大赦令,但也秘密处决波兰战俘2万多人。 因此,对于贝利亚的评价,苏联一直处于一个复杂的情况下,不过,单单解析苏联枪杀贝利亚这件事,叛国罪无疑是编造的罪名,甚至说贝利亚一直都在想着改善苏联的状况。 只不过贝利亚没有努力对方向,完全搞起了一言堂,最后因为同僚的猜忌走向末路,唯一值得庆幸的,可能是数十年之后,历史学家对他展开了二次分析,风评有了一些转变。 对苏联来说,他的天赋毋庸置疑,是锐意进取的革新者,同时也是滥用职权的犯罪者,所以,不能单纯的从表面看待贝利亚,而要根据具体的事务进行分析。 参考资料:“贝利亚事件”的历史考察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0 阅读:37
醉卧桃林深

醉卧桃林深

衷心感谢每位朋友的关注,让我们共同开启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