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23日,廖耀湘派宪兵去枪决师长戴海容。宪兵闯进师部后,戴海容对卫兵说:“ 这几个家伙,竟敢直呼老子的名字,把他们毙了。” 戴海容1909年出生在湖北天门,家里穷得叮当响,汉水流域水灾战乱不断,小时候日子苦得没法说。他早早下定决心要闯出一条路,1920年代中期跑去南京,考进中央军校第七期步科,18岁就迈进军旅大门。军校里他拼命学战术、练指挥,靠着硬本事和一股狠劲儿崭露头角。1927年毕业后,他从国民革命军基层干起,当过连长,抗日战争时打过淞沪会战,滇西缅北也留下他的战绩,一步步升到营长、团长。抗战结束后,内战开打,他1946年当上第六预备师副师长,后来又升到第七十一军第九十一师师长,算是苦出身的典型逆袭。 这人打仗有两把刷子,但内战时期局势复杂,他也开始掂量自己的小算盘。东北战场上,他跟第七十一军军长向凤武关系铁,这层关系后来救了他一命。可他也不是什么英雄人物,战场上贪生怕死的一面,注定了他跟廖耀湘的冲突。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进入关键阶段。锦州刚丢,蒋介石急得跳脚,命令廖耀湘带第九兵团反攻,务必夺回来。廖耀湘压力山大,手下几十万部队却人心涣散。黑山、大虎山一线是硬仗,解放军防线铁板一块,国民党这边却指挥乱七八糟。戴海容的第九十一师被派去啃硬骨头,可他心里清楚,解放军的战斗力不是盖的,自己这点家底儿扔进去多半是肉包子打狗。 他早年在中原大战和抗战里见过大场面,但这次不一样。家里刚娶了新媳妇,多年打仗攒下的钱还没花完,他不想把命搭进去。于是,他把前线指挥扔给副师长马鹤峰,自己躲在后方“调度”。马鹤峰没啥能耐,第九十一师一天一夜打得血本无归,伤亡惨重,压根没进展。战报传到廖耀湘那儿,他一看戴海容没上前线,气得拍桌子,当场下令枪决这家伙,整顿军纪。 1948年10月23日上午,廖耀湘派出的宪兵直奔戴海容的师部。这帮宪兵接到死命令,枪决不留情。可他们冲进去时,戴海容没坐以待毙。他当过多年基层军官,脾气硬得很,面对宪兵直接发飙,吼着让卫兵反过来干掉他们。卫兵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关键时刻听他的,宪兵没料到这茬,场面一下乱了套。 戴海容趁乱跑路,直奔军长向凤武的地盘。向凤武跟他私交好,表面上应付廖耀湘,暗地里却派人护送戴海容撤离。这事儿看出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上下不齐心。廖耀湘想杀鸡儆猴,结果鸡没杀成,猴子也没吓住,反倒暴露了指挥链的漏洞。 戴海容跑得快,当天就溜到沈阳。沈阳那时已经乱成一团,他赶紧变卖家产,换了金条和现金,买机票去了北平,又辗转到武汉。1948年12月,第七十一军在武汉重组,新军长熊新民看在老交情上,给他个副军长当当。可他在东北逃跑的事儿传开了,白崇禧知道后下令抓他,把他关进武汉军事监狱。 监狱里日子不好过,军衔没了,天天被审讯。1949年春天,他靠老部下和朋友捞他一把,总算放出来。出来后他看透了,国民党大势已去,干脆带着家眷跑去香港,靠以前攒的钱做生意,过起了安稳日子。这家伙从枪口下捡回一条命,靠的是胆子、关系和一点运气,但也逃不过历史的审判。 再说廖耀湘,枪决戴海容没成,他也没好果子吃。1948年11月初,解放军发起总攻,第九兵团扛不住,西撤路上被民兵抓住。他老实交代身份,被俘收场。第七十一军断后,直接被解放军打垮,向凤武、熊新民全完了。辽沈战役国民党丢了东北,几十万部队灰飞烟灭,内部分裂和战略失误是主因。廖耀湘想靠铁腕压人,结果压不住,自己也栽了。
1949年,一位被俘的国军副师长李长亨在审讯室里突然开口:"能否替我向周恩来发一
【2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