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地下党被判死刑,临行刑前他肚子疼去上厕所,看守意味深长的告诉他早去早

吴泽宇吖 2025-05-09 14:37:10

1949年,地下党被判死刑,临行刑前他肚子疼去上厕所,看守意味深长的告诉他早去早回,地下党心领神会,当即扛着一块板子,支到厕所的墙壁上。

1946年春天,上海霞飞路公寓里飘着油墨香,范纪曼摆弄着书架上成堆的外文书籍。

这位戴金丝眼镜的书店老板,白天接待外国顾客时谈笑风生,夜深人静却要破译国民党军用密码。他的真实身份,是潜伏在国民党国防部二厅的红色特工。

1906年春天,四川梁山县范家大院里,奶娘抱着刚满月的范纪曼在紫藤花架下乘凉。

这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少爷,二十年后会撕碎家谱,踏上革命道路。

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武昌分校时,他悄悄把母亲塞进行李的银元分给了穷学生,在日记本上写下:"此生当以血肉筑新长城"。

北伐战场上,叶挺独立团的范排长总冲在最前面。

汀泗桥战役那天,子弹擦着他耳朵飞过,他抹了把脸上的血继续冲锋。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打起仗不要命的青年,后来会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创造更大传奇。

1929年调往上海做地下工作时,他把彭雅萝送的怀表塞进西装内袋——这是两人唯一的定情信物,表盖里嵌着缩小版党旗。

潜伏生涯充满惊险,1930年夏天,租界巡捕房的地牢里,烧红的烙铁在范纪曼胸口滋滋作响。

他数着墙上渗水的裂缝转移疼痛,硬是没吐露半个同志名字。

保释出狱那天,彭雅萝看见他衬衫上结着血痂,眼泪啪嗒掉在登记簿上。

这次入狱让他与组织失联,却浇不灭心中火种。

在北平大学读书期间,他借着学生会主席身份,把抗日传单夹在外文讲义里分发。

命运在1947年发生转折,当上国民党少将专员后,范纪曼的办公室挂着蒋介石亲笔题写的"精忠报国"。

外人看来,这个精通五国语言的情报专家深得高层器重,配着美式吉普车出入外滩酒会。

实际上,他书桌暗格里藏着微型相机,拍下的机密文件通过菜贩子的扁担送往解放区。

有次为了送淮海战役布防图,他假装醉酒撞翻岗哨,趁机把胶卷塞进黄包车夫汗巾里。

最惊心动魄的时刻在1949年4月来临,上海提篮桥监狱的死囚室里,范纪曼盯着天花板铁栅栏盘算越狱路线。

他知道自己名字被红笔圈过,却不知道这个死亡标记救过他——当年在北平被捕时,审讯官正是他黄埔同学,因敬佩他的骨气偷偷在档案上做了手脚。

这次他用放风时捡的铁片,花了半个月撬松牢房地板的木板。

行刑前夜的月光格外亮,范纪曼捂着肚子喊疼。

狱警老徐叼着烟瞥他一眼:"早去早回啊。"这话听着像催命符,实则是地下党安排的暗桩在提醒。

厕所墙头的木板刚搭好就滑了下来,他脸上划出道血口子也顾不得擦。

第二次攀爬时,子弹擦着后颈飞过,他顺势滚进臭水沟,借着黎明前的黑暗钻进苏州河边的渔船。

上海解放后,范纪曼在华东军政委员会继续抓特务。

有回在南京路撞见当年审讯他的中统特务,对方吓得打翻馄饨摊。

他扶起老人,对瘫坐地上的旧敌说:"我现在是人民政府干部,你要重新做人。"

1984年恢复党籍那天,84岁的老人摸着崭新的党费证,把珍藏多年的怀表捐给了党史馆。

这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潜伏故事,最终沉淀在档案馆发黄的卷宗里。

范纪曼生前最爱说:"真正的特工不该被记住名字。"

但历史记得,在龙华烈士陵园第37区,有块没有照片的墓碑,背面刻着五角星和一句话——这里长眠着把信仰看得比生命重的普通人。

0 阅读:0
吴泽宇吖

吴泽宇吖

吴泽宇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