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腹中怀着萧军孩子的萧红,在武汉和端木蕻良举行了婚礼。然而在新婚夜,端木蕻良却对萧红说:“女子有孕是不能碰的,你可听过这个古训?”
1912年,端木蕻良出生于今辽宁省昌图县,本名曹汉文,后来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又改名为“曹京平”。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令东北局势紧张。彼时正于清华大学就读的端木积极地投身抗日活动,并于次年加入北方“左联”,此后又因叛徒出卖逃往天津,开始了漫长的流浪之旅。
在此期间,端木去了不少地方。
1937年7月7日,25岁的端木蕻良乘坐轮船由上海抵达青岛,下榻后海沿海军兵工厂招待所。
在青岛,他留下了《青岛之夜》。
1937年10月,端木到了武汉,在一次会议中,他和萧红萧军相识,由于都是东北老乡,也都是文人,三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当时端木蕻良住在萧红和萧军家,三人挤一张床。
因为端木蕻良的出现让萧红夫妻生活多了许多快乐。
端木蕻良与萧军非常不同,端木蕻良非常的英俊,举止谈止非常优雅,最重要的是端木蕻良对萧红的作品大为赞赏,并且非常支持萧红进行创作,而身为丈夫的萧军却总是打击萧红,抱怨萧红的文章无趣空洞。
而且在生活上面端木蕻良也很会照顾萧红,甚至在写作上面也会指点萧红如何进行创作,端木蕻良所做的这一切与动不动就对萧红动手的萧军来说,端木蕻良逐渐的走入了萧红的心里。
端木渐渐发现萧红对自己也有好感,两人的心在慢慢的靠近。
端木意识到再保持下去很可能会破坏两夫妻之间的正常生活,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中端木有意与萧红保持距离,但是他的心里却放不下萧红。
1938年,抗战局势越来越紧张,本是军人出身的萧军要留下来抗战,可是萧红却不和她一起,因为她渴望有个能久住的安静的地方专心写作,就这样二人就此各奔东西。
其实萧军也知道两人已经暗生情愫了,他的离开对于萧红来说反而轻松了一些,临走前他识趣地建议萧红嫁给端木蕻良时,萧红却扑在端木蕻良怀里泪流满面,悄悄告诉他,自己已怀了萧军的孩子,已经四个月了。
端木蕻良知道后坚决反对她动手术流产,明确表白:“我爱你,也爱这个孩子,这是宝贵的生命。”
1938年5月,端木蕻良与萧红在武汉结婚。
新婚之夜,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然而萧红听了之后,竟忍不住掩面痛哭。
或许是端木喜欢的是文学上的萧红,可是当大着肚子的萧红成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妻子时,他的内心退缩了,因为没有哪个男人能大度到自己的妻子怀着另外一个人的孩子。
对于两萧的离异,朋友们大都感到惋惜,并且大都谴责端木蕻良是第三者,其实这是不公平的。
当胡风提议让新娘新郎谈谈恋爱经过时,萧红说:“掏肝剖肺地说,我和端木蕻良没有什么罗曼蒂克的恋爱历史。是我在决定同三郎永远分开的时候才发现了端木蕻良。我对端木蕻良没有什么过高的希求,我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体贴。”
萧红自承对端木蕻良并无多少爱情,只是出自对萧军的失望和后半生安稳的渴望。
端木蕻良给了萧红一生唯一一次婚礼,也让萧红得到了少有的安逸。
端木和萧红结婚之后,两个人的日子还算过得不错。
端木的长篇小说《大地的海》出版了,因此,他们两个人收获了一笔不菲的稿费,生活也比较宽裕,使得萧红和端木两个人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写作。
可是他们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
1938年5月,国民政府在抵抗日军的过程中,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甚至弃守徐州,使武汉面临着巨大危险。
端木和萧红也计划着要逃走,可是买票太难了,他们只能托他们的文学友人罗烽来买船票,罗烽只买到了两张船票,本来罗烽的意思是希望萧红和端木一起走,但是两人过意不去,就让他们其中一人和罗烽一起走。
端木本来是让萧红和罗烽先走的,可是萧红却说她大着肚子和异性在一起不方便,而且还不安全,端木考虑了一下,就决定自己先走。
但是没有想到,就因为这件事情让端木遭受许多人的唾弃,直到后来萧红也到了重庆之后因为孩子生下没多久不幸夭折,再加上端木蕻良每天工作很忙,于是让萧红变得十分敏感,甚至对端木有许多怨言。
当人们不明真相的抹黑端木的时候,萧红至始至终都没有在朋友面前替丈夫说话,反而经常一个人单独行动,这样一来反而让人误解萧红和端木的感情。
1942年,萧红因病去世,他最后的遗愿是能够埋在鲁迅的墓旁边。
但端木蕻良害怕萧红的坟墓遭人破坏,他选择将萧红的一半的骨灰埋到了浅水湾,而另一半,被他埋在了一片隐秘的树丛中。
之后,端木蕻良都会焚香祭奠掉念萧红,实在没空,也会托在香港的朋友去看望,在萧红去世18年之后,端木蕻良跟另外一位女子结婚并走完最后的余生。
端木蕻良深知萧红的伤楚,他想用他的温情来温暖她的心。可惜造化弄人,萧红英年早逝,端木蕻良伤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