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扎西瓜汁576元?您家西瓜是镶金了还是榨汁机镶钻了?”浙江游客汪先生盯着五

姜海楠聊社会 2025-05-08 21:39:20

“两扎西瓜汁576元?您家西瓜是镶金了还是榨汁机镶钻了?” 浙江游客汪先生盯着五星级酒店账单,血压直冲天灵盖。这场荒诞的消费纠纷,撕开了高端餐饮“价格刺客”的遮羞布。

汪先生一家在某五星级酒店宴客,点菜豪气花了3000多,本以为能享受星级服务,没想到被两扎果汁捅了刀——菜单上“现榨西瓜汁288元/扎”的蝇头小字,在推杯换盏间成了漏看的陷阱。酒店经理甩出一句“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可当着孩子的面,谁家父母会逐行核对饮料单价?

“一升装西瓜汁卖288,这哪是喝果汁?分明是喝金箔!” 汪先生的吐槽引爆网络。有网友扒出同款果汁成本:批发市场西瓜2元/斤,一扎汁最多用6斤,成本不过12元,溢价超2300%。更讽刺的是,酒店所谓的“市场价”竟是拿路边奶茶店当挡箭牌,却绝口不提自家装潢、服务费早被算进天价里。

事件转折颇具黑色幽默。面对记者镜头,酒店方秒怂,从“概不议价”改口“可送一扎”,活脱脱现代版“此地无银”。汪先生硬气拒绝:“我要的是公道,不是施舍!” 这记耳光扇得漂亮——当商家把“明码标价”当免死金牌,消费者就该用脚投票。

这出闹剧暴露的不仅是定价乱象,更是消费陷阱的经典套路:用豪华装修迷惑眼球,用模糊标注混淆认知,最后用“你情我愿”绑架维权。可悲的是,总有人拿“高端场所”当遮羞布,仿佛贴上五星标签,连空气都能论克卖。

监管部门该醒醒了!从青岛大虾到天价话梅,再到如今的西瓜汁刺客,每次舆情爆发都靠消费者较真,难道非要等“价格刺客”变成“价格屠刀”才出手?建议市场监管局给高端餐饮立规矩:超过市场均价3倍的商品,必须单独列明成本构成,否则按欺诈论处。

汪先生的账单,该成为刺破行业潜规则的投枪。毕竟,老百姓赚的是血汗钱,不是给酒店玩“价格魔术”的道具。下次再遇刺客,请记住:你较真的样子,比任何五星服务都高贵。

0 阅读:72
姜海楠聊社会

姜海楠聊社会

品社会百态,看百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