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在最大的弱点不是芯片,而是埋在地下的铜。2023年,全国使用铜1522万吨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5-05-08 15:43:52

我国现在最大的弱点不是芯片,而是埋在地下的铜。2023年,全国使用铜1522万吨,光进口铜矿就花费了2800多亿美元。这笔钱可以建三个三峡大坝!铜是电厂、高铁、新能源汽车的命根子。没有它,制造业就必须停下来。 为啥说铜比芯片还重要?就这么说吧,它是我国工业的“血液”,电力系统里,电线电缆、变压器、发电机都得用铜,电力行业消耗了全国近一半的铜。 高铁和新能源汽车更夸张,一辆纯电车用铜量是燃油车的4倍,充电桩、电池、电机都得靠铜。光伏板和风力发电机也一样,单位装机用铜量是传统能源的2到5倍。 2024年,全国铜加工材产量2350万吨,其中一半都用在这些新兴产业,没了铜,新能源车卖不动,电网升级搞不了,光伏风电全白搭。 中国缺铜到什么程度?国内铜矿储量只占全球6%,每年要进口80%以上的铜精矿,2023年进口铜矿花的280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烧掉7.6亿美元。 更要命的是,这些铜矿大多来自智利、秘鲁、刚果这些政治不稳定的国家,2024年第一季度,广东进口铜矿砂同比暴涨791%,进口均价每吨1.4万元,比去年涨了21%。 国际铜价也跟着疯涨,2025年3月LME铜价突破10000美元/吨,创历史新高,要是这些国家断供,国内制造业立马瘫痪。 有人说可以用铝代替铜,可铝的导电性只有铜的三分之二,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研究了十年,想把铝的导电性提高到铜的80%,到现在都没成功。 国内企业试过用铝线代替铜线,结果电阻太大,电机发热严重,只能用在低端产品,像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线束、高压连接器这些关键部件,必须用铜才能保证安全和效率。 那为啥不自己多挖点铜?中国铜矿主要集中在西藏、云南这些偏远地区,开采难度极大,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氧气稀薄,零下二三十度是家常便饭。 2024年西藏改则县铁格隆南矿区铜矿详查项目拿了自然资源科技进步一等奖,可这里的矿要开采出来,得先建公路、电站、氧气站,成本高得吓人。就算这样,2024年全国新增铜资源量2000万吨,还不够一年用的。 再说说回收利用,2024年全国废铜回收量不到300万吨,回收率只有20%左右,铜陵启盛金属公司花了三年时间,研发出热解融析技术,能从废旧漆包线里提炼高纯度铜,可全国像这样的企业没几家。 相比之下,美国废铜回收率超过60%,德国、日本也有50%以上,要是中国能把回收率提高到40%,每年能省下600万吨进口量,相当于少花1000亿美元。 国家也在想办法,2025年出台的《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到2027年国内铜矿资源量增长5%-10%,新建一批大中型矿山,支持企业去海外找矿。 中矿资源在赞比亚的卡通巴铜矿开工了,中冶集团在阿富汗的艾娜克铜矿还在扯皮,这些项目远水解不了近渴。 最现实的办法,还是得靠技术突破和循环利用,可技术研发要时间,回收体系建设更得慢慢来,短期内根本解决不了铜短缺的问题。 有人可能会问,芯片不是更关键吗?芯片影响的是高科技产业,可铜影响的是整个工业基础。没了芯片,手机电脑造不出来;没了铜,电厂停工、高铁停运、工厂关门,整个社会都得瘫痪。 2024年铜价每上涨10%,新能源汽车成本就增加5%,光伏电站建设成本上升8%,要是铜价继续飙升,这些新兴产业都得凉凉。 说到底,铜的问题比芯片更棘手,芯片可以通过国产替代慢慢突破,可铜是基础资源,短期内根本找不到替代品。中国每年花2800亿美元买铜,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这事儿要是解决不好,不光制造业受影响,连新能源转型都得拖后腿。 所以,与其盯着芯片不放,不如多想想怎么把铜的事儿搞定。

0 阅读:1475

评论列表

D L M

D L M

2
2025-05-08 20:51

新能源车耗费大量铜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2
2025-05-08 22:15

研发新的超导材料

猜你喜欢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