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23岁小伙新婚夜对妻子说:“婚后我不管做啥事,都要支持我。”谁知,婚

玉尘飞啊 2025-05-08 11:57:23

1999年,23岁小伙新婚夜对妻子说:“婚后我不管做啥事,都要支持我。”谁知,婚后他却宅在家里,大门不迈,分文未挣,女人白天在外打工,晚上回家做家务带孩子,十几年毫无怨言,妻子:他打工是对才华的浪费! 1976年出生的熊庆华打小就跟村里其他孩子不一样,别人逮青蛙摸鱼的时候,他蹲在田埂上用树枝画泥巴。家里破木板搭的饭桌成了他的画板,手指头沾着锅底灰往墙上涂,为这事没少挨爹妈笤帚疙瘩。 村里人看着这孩子直摇头,都说老熊家要出个二流子。初中没念完就辍学回家,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也心不在焉,总惦记着捡块石头在田里画画。 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整天窝在四面漏风的土坯房里涂涂抹抹,村里媒婆都不愿给他保媒。 1999年冬天,邻村付家的姑娘付爱娇顶着闲言碎语嫁了过来。新婚夜这小伙子撂下句硬话:"往后我干啥你都别拦着。"新媳妇红着脸点头,哪知道往后的日子比黄连还苦。 别人家男人外出打工挣钱,熊庆华倒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守着几支秃笔头和一摞废纸较劲。付爱娇天不亮就去砖厂搬砖,中午啃凉馒头,晚上回来还得洗衣做饭带孩子。 村里人背地里嚼舌根:"这媳妇真够傻的,养个吃白饭的。"付爱娇听见也当没听见,照样把挣来的血汗钱换成颜料画纸。 有回熊庆华实在过意不去,跟着去砖厂扛活,结果三天不到就跑回家,手上磨得全是血泡,说看见砖头就想起调色板。付爱娇啥也没说,第二天又多接了两份零工。 2007年春天,村里在外做生意的雷才兵回老家,偶然看见熊家墙上贴的画。这个走南闯北的生意人当时就拍大腿:"老哥你这画值钱啊!"没过几天真抱走几幅去了深圳。 谁也没想到,城里画廊的老板看见这些画眼睛都直了——画里歪歪扭扭的老水牛、斑斑驳驳的土坯房,在城里人眼里成了稀罕物。头回卖画就挣了万把块钱,顶得上付爱娇在砖厂干两年。 2010年深圳办画展,熊庆华那些沾着泥土味的画作被抢购一空。2016年北京拍卖会上,一幅《老屋春早》拍出130万天价,抵得上全村人十年收成。当初笑话人的村民现在见着熊庆华都改口叫"熊大师",老宅子翻新成了小洋楼,院里停着小轿车。 发了财的熊庆华没忘本,给村里小学盖了新教室,专门弄了间美术室。付爱娇现在不用去砖厂了,在自家院里种满月季花。 两口子还保持着老习惯,一个在画室调颜料,一个在厨房炖排骨,只是墙上挂的不再是废报纸,而是镶着金框的获奖证书。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9年的2210元增长到2016年的12363元。 熊庆华的故事被收录进《中国民间艺术发展报告》,专家评点说这是"乡土艺术与现代审美的碰撞"。村里年轻人都说要去学画画,老支书却吧嗒着旱烟说:"光看见人家吃肉,没看见人家挨打,这碗饭不是谁都能端得起的。" 信息来源: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文化和旅游部《2016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 湖北省仙桃市永长河村村委会公示资料 《南方人物周刊》2017年刊载的熊庆华专访

0 阅读:75
玉尘飞啊

玉尘飞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