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出国留学是真牛,意味着你得是学霸中的学霸,靠脑子硬生生拼出一条路。 可现在呢?“海归”这标签有点像超市打折的促销品,含金量参差不齐。为什么?因为留学不再是学霸专属。 国内高考失利?没事儿,家里有钱,送你出国“镀金”。有些人压根儿没把心思放在学业上,国外几年,混个文凭就回来,摇身一变成“海归精英”。 结果企业一面试,发现这些“海归”连国内985的毕业生都不如,眼高手低,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种现象多了,难怪大家对“海归”开始翻白眼。 当然,也别一棒子打死。海归里照样有硬核人才! 曾经有钱学森放弃美国的高薪和优越生活,回来一头扎进“两弹一星”,硬是把中国航天事业推向新高度。 现在华为的芯片研发团队里,就有不少从海外名校归来的博士,他们带回先进技术,默默为国产芯片突围贡献力量。 还有像施一公这样的科学家,从普林斯顿回国,扎根清华,带领团队在生物学领域频出成果。 这些人,哪个不是靠真本事说话?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是铁,镀再多金也迟早生锈。这样的海归,代表的是真才实学和家国情怀,是国家的宝贝疙瘩。 不过现在的职场不看你是不是“海归”,只看你能干啥。去年的招聘数据显示,国内企业越来越注重实际能力,海外文凭不再是唯一的钥匙。 尤其在AI、芯片、新能源这些硬核领域,企业更想要能上手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只拿得出文凭的“假洋鬼子”。 国际形势复杂,部分企业甚至对海外背景多一分审慎,怕的是“水货”占了坑。所以,海归们,多在国外磨练,积累点硬核经验,参与前沿项目、拿到含金量高的成果。 海归们少点优越感,多点务实劲儿,沉下心钻研,别老想着一步登天。钱学森那辈人牛在哪儿?不是因为他们留过洋,而是因为他们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几十年前出国留学是真牛,意味着你得是学霸中的学霸,靠脑子硬生生拼出一条路。 可现
谦与谦寻
2025-05-07 11:55:54
0
阅读:69
电饼铛123
德国文凭还是比较硬,认识的有几个德国博硕的貌似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