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专注于国际国内粮食安全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其实这样的话题在头条里也写过很多很多。有兴趣的网友可以进我主页搜索一下,在这我也不一一列举了。 这个五一节,选择了自驾去内蒙赤峰,也是很有感慨。我们国家除了目前正在生产的20亿亩左右耕地外,能生产粮食和其他食物的土地其实也挺多。我们比美国的农业条件要好很多。 回到主题,我们官方的表态口径是,我们的口粮是完全能保障的。这确实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的耕地,技术,品种,以及每年的实际产量,完全能满足中国人的口粮消费。 但我们近年来大量进口粮食,这一方面在于我们人口基数大,需要很大的弹性储备。拿曾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的话来说,就是,粮食多了问题小,粮食少了要人命。 另外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生活条件改善了,肉蛋奶及水产品的消费就大了,动物一样要吃粮,这个量是巨大的。 总体来说,我们在保障口粮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化的进口,维持了一个很好的粮食平衡。 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口粮不能自给,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国际市场上购粮的话语权就成问题了。 因为人家知道,再贵你也得问我买。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带您看三农。 前段时间我也在知乎中提出了三个层面的粮食安全共同体的思路,即国与国间的共同体,区域共同体,以及全球共同体,其实尤以区域共同体尤为重要。
作为一个专注于国际国内粮食安全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其实这样的话题在头条里也写过很多
农度达众伴
2025-05-06 18:21: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