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交部长对欧洲进行了抨击,声称印度寻求的是平等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传教士”——特别是那些没有在国内践行他们所宣扬的东西的人。他说,一些欧洲国家需要努力克服这种心态。 据印度媒体《今日印度》网站报道,这位外交部长周日在 “北极圈印度论坛” 上发表讲话时表示,欧洲必须表现出一些敏感性和利益共享,以便与印度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在回答关于印度对欧洲的期望的问题时,苏杰生称,“当我们放眼世界时,我们寻找的是合作伙伴;我们不寻找传教士,尤其是那些不在国内实践却在国外传教的传教士。” 欧盟说了什么得罪了印度? 首先是在印巴冲突问题上的立场。欧盟最高外交官卡拉斯在X平台上表示:“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令人担忧。我敦促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缓解局势。升级对任何人都没有帮助。”她提到与苏杰生和巴基斯坦外长达尔的通话,但未提及帕哈勒加姆恐怖袭击的细节或谴责恐怖主义。这一表态被印度媒体和公众批评为“双重标准”,因为她似乎将印度(应对恐怖袭击的一方)与巴基斯坦(被指支持跨境恐怖主义)等同对待。 其次,关于俄乌冲突。长期以来,欧盟对印度在俄乌问题上的中立立场表示关切,部分欧洲国家认为印度应减少与俄罗斯的能源和军事合作。苏杰生批评欧盟试图在不与俄罗斯直接对话的情况下解决俄乌冲突,称这种做法“挑战了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三,更广泛的背景。欧盟近年来在人权、民主和环境问题上对印度提出批评,例如对印度内部政策(如公民身份修正法案或媒体自由)的评论。这些被印度视为干涉内政,强化了“欧盟传教士”的印象。 苏杰生指责欧盟是因为其在俄乌冲突和印巴关系上的“说教”立场,以及部分欧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伪善”态度。欧盟高级代表卡拉斯的言论,被视为对印度的不尊重,进一步触发了苏杰生的批评。 苏杰生说,“就像我是一个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倡导者,我也是美国现实主义的倡导者。我认为,与今天的美国接触的最好方式也是找到共同利益,而不是把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摆在前面,然后让它给合作的可能性蒙上阴影。”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苏杰生强调“现实主义”原则,凸显了印度外交以国家利益为核心,注重务实合作而非意识形态主导的立场,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他提到“最好的方式是找到利益契合点”,这表明印度不愿被任何单一国家或集团“绑架”,而是通过灵活外交在美、俄、中、欧之间寻求平衡。 苏杰生的实用主义为中印关系提供了“基于利益”的合作框架,尤其在经济和多边领域。但边境问题和战略竞争的结构性矛盾,意味着合作将是有限的、局部的,短期内难以实现全面关系正常化。 不过,苏杰生挖苦欧盟,就是要他们在敏感问题上闭嘴,因为西方国家无权站在道德高地上,充当“传教士”的角色。这同样给中国出了一口恶气。不得不说,苏杰生是一位口齿伶俐的外交官。
美媒:莫迪给西方上了一课,只要有中国在,美国就不敢跟印度翻脸
【13评论】【11点赞】
何锋
打嘴炮是印度阿三最擅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