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再穷,也不至于害怕谁!”29年前,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于东来非常自信

霁雪寒松 2025-05-06 12:33:00

“我们中国人再穷,也不至于害怕谁!”29年前,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于东来非常自信的说出了这句话,而此时的他,刚从北京向国家捐款造航母回来! 1996年,台海危机爆发,美国航母在我国海域耀武扬威,而当时的祖国,军事实力薄弱,只能忍气吞声。 于东来看完新闻,气得拍桌子,找到哥哥于东明和表弟刘洪军,商量着要做点什么。 国家有难,普通人能做什么?三兄弟一合计,决定捐钱给国家造航母! 2万元,这对当时的他们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 攒这笔钱,意味着省吃俭用,意味着无数个起早贪黑的日子。可他们没犹豫,凑齐钱后,连夜开车直奔北京。 到了北京,三兄弟傻眼了。人生地不熟,捐款的部门在哪儿? 他们找了两天,跑遍了大街小巷,腿都磨破了皮,还是没找到地方。失望之余,他们准备打道回府。第三天,路过央视大楼时,偶然听说可以去问问。 他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央视门口打听到了中国航天基金会。走进基金会办公室,三人穿着朴素,风尘仆仆,像刚从田里干活回来。 工作人员愣住了:捐款的都是大老板、大企业,哪见过这样的普通人? 2万元交出去,三兄弟的脸上却满是释然。 谁能想到,这笔对他们来说倾尽所有的钱,竟是为了国家的一艘航母! 基金会的人被震撼了。2万元,放在国防建设里,微不足道,可对普通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是无数个日夜的汗水,是全家一年的开支! 央视记者听说了这件事,深受触动,决定亲自赶到许昌,跟踪采访这三个普通人。记 者来到许昌时,三兄弟正准备去郑州进货。他们开着辆旧货车,颠簸在路上。刘洪军跟供应商讨价还价,于东明核对货单,于东来检查每件货的质量。 到了中午,为了省钱,三人蹲在地摊前,吃起了最便宜的盒饭。 饭菜简单,可他们吃得满足。于东明跟记者说起供应商,言语间满是对质量的坚持:货不好,宁可不卖,也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于东来的商铺里,诚信是最大的招牌。 那个年代,假货满天飞,可他的店从不掺假。顾客买了东西,盖上防伪章,有问题随时退换。这种坚持,换来了顾客的信任,也让小商铺的生意越做越大。 于东明的烟酒店同样如此,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刘洪军采购时,挑供应商的标准只有一个:质量过硬。 谁能想到,这份对诚信的执着,不仅让三兄弟的生意站稳了脚跟,还让他们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 回到许昌,央视的报道传开了。 2万元,买不了航母的一片钢板,却承载了三个普通人对祖国的赤诚。 多年后,那家不起眼的小商铺,变成了如今的胖东来集团。 于东来还是那个于东来,店里依然盖着防伪章,顾客依然络绎不绝。 平凡的人,平凡的坚持,换来了不平凡的果实。谁又能说,普通人改变不了什么?

0 阅读:28
霁雪寒松

霁雪寒松

霁雪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