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为什么越来越不能打了,并且后期每次几乎都是溃败?因为清朝军制问题,清朝的调兵制度以营为单位,编制小,每个地方抽一批人,一抽抽几百个营,统帅很难驾驭,营官是谁都不认识。而早期调兵,更是从每个营中抽几十人或上百人,然而凑成二、三千人一军,然而再找个统帅,作为士兵,相互之间可能不认识,后勤交给州、府、县。所以清军很少有一次调集数十万人的规模。例如甲午战争,清军可能单兵能力比日军强,但是组织力不够,日子们学习德国法国军制,基本作战单元是师团规模。根据兰彻斯特平方率,一支如果3万人的部队拆成500人的单位,每支部队的战力为60的话总战力是3万,日军25000人整合成一个大单位以后战力2500,每一支60战力的部队遇到战力2500的部队都会瞬间溃败,到头来人再多都是鸡蛋碰石头,所以鸭绿江之战日子赢了。清朝这种兵制,只能应付低烈度的战争,只能平叛和剿匪,对太平天国这种规模大一点的,一开始也是没反应过来,还是靠团练赢的战争,结果后期还都被裁撤了。
1722年,68岁康熙临终时,拉着雍正的手说:“朕把皇位传给你,但你要答应朕3个
【4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