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陈榘珍带领清兵入藏,藏官彭措见他目不转睛的盯着一位藏族少女,小心试探

文山聊武器 2025-05-05 19:18:55

1909年,陈榘珍带领清兵入藏,藏官彭措见他目不转睛的盯着一位藏族少女,小心试探:“君若喜欢,可赠于君相伴”。陈榘珍大喜,次日就收到了一个美妾。 1909年的中国,风雨飘摇,清廷的统治已是强弩之末。西藏那会儿也不太平,地方势力蠢蠢欲动,清政府派陈榘珍带兵入藏,名义上是维持秩序,实际上是想稳住边疆这块棋盘。陈榘珍不是什么大英雄,也不是坏透顶的恶棍,就是个奉命行事的中层官员。那年他40多岁,带着几百号清兵,风尘仆仆进了拉萨。藏地的风土人情跟他老家福建差得十万八千里,语言不通,风俗不同,日子过得挺憋屈。 就在这节骨眼上,藏官彭措出现了。彭措是个地头蛇,懂得察言观色,知道陈榘珍手里有兵权,得罪不起。他摆了一桌宴席,表面上是欢迎,实际上是想拉关系。陈榘珍呢,人在异乡,面对这样的款待,心里估计也挺受用。宴会上来了不少人,气氛热闹,但真正让陈榘珍记住的,是那个藏族少女。她叫西原,年纪不大,长得清秀,气质干净,跟藏地的粗犷风貌不太搭。陈榘珍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眼神里的意思谁都看得出来。 彭措这人精明得很,马上就明白了。他没多废话,第二天就把西原送到了陈榘珍的住处。这事儿听起来挺顺理成章,但细想又有点不对味。彭措送人,不是啥善心大发,而是看准了陈榘珍的地位,想用这个少女换点好处。陈榘珍呢,也没客气,直接收下了。他不是啥道德圣人,就是个普通男人,面对送上门的好处,点头就应了。这段故事,乍一看是男人之间的交易,可背后藏着的是乱世里的人性算计。 西原的身份没啥详细记载,但大概率不是什么贵族小姐,可能是普通人家的女儿,甚至可能是彭措手底下某个属民的孩子。她没得选,被当成礼物送出去,成了陈榘珍的妾。1909年的社会就这样,女人在权力面前,往往就是个筹码。陈榘珍收下她,没啥犹豫,可能觉得这是应得的“回报”。那会儿的男人,尤其是手里有点权的,纳个妾不算啥稀罕事,何况还是异乡送来的美人。 这事儿要是放在今天,肯定得被喷得体无完肤,但那时候没人觉得不对。陈榘珍在藏地待了几年,西原一直跟着他。后来清朝垮了,他回了内地,西原也跟着回了福建。历史资料里没说他俩具体咋相处,但能确定的是,西原一直在他身边,直到他晚年去世。这说明啥?可能一开始是权力交易,但时间久了,多少有了点感情。西原从被迫跟着他,到慢慢适应生活,最后陪他到老,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没啥大起大落。 陈榘珍这人,历史上评价不高。他在藏地干的事儿,除了镇压叛乱,就是收点地方供奉,没啥惊天动地的功绩。收西原这事儿,算是他人生里一个小插曲。有人可能会说他贪色,有人可能会觉得他只是随大流,乱世里谁不是这样呢?彭措也好不到哪儿去,送人拉关系,算盘打得贼精,但也没啥真情实意。这俩人,一个收,一个送,都是那年代的缩影。 再说说背景。1909年的西藏,表面上归清廷管,实际上地方势力各自为政。清兵入藏,名义上是中央权威,实则是外强中干。彭措这样的藏官,夹在中间,既要应付清廷,又要保住自己地盘,送个少女拉拢陈榘珍,不过是小手段罢了。陈榘珍呢,带着兵,表面威风,其实心里也清楚,朝廷都快撑不下去了,他这趟差事也就是混口饭吃。 西原的命运,其实挺让人唏嘘。她没留下啥声音,史书里也就是个影子。她被送出去的时候,可能才十几岁,啥也不懂,就这么稀里糊涂成了别人的妾。跟着陈榘珍回了内地,语言不通,风俗不同,她得有多难熬?可她还是活下来了,陪着陈榘珍走到最后。这份韧性,比那俩男人的算计,更值得琢磨。

0 阅读:125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