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一对干部夫妻被带走,临走前,他俩将保险箱的钥匙塞到47岁保姆手里,红

品古观今呀 2025-05-05 10:10:07

1966年,一对干部夫妻被带走,临走前,他俩将保险箱的钥匙塞到47岁保姆手里,红着眼眶说“高姐,6个孩子和这个家就交给你了”!10年后,这对夫妻回到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的目瞪口呆!   1960年代中国,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深刻影响了无数家庭和个人的命运。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的故事聚焦于一名普通而不幸的女性——高玉清。她的一生似乎被不幸包围:17岁便结婚,不久后丧夫,两个孩子也早早夭折。

被公婆驱逐出家门,娘家视她为累赘,村里的人更是无情地标记她为“克夫克子”的不祥人物。命运的艰辛迫使她离开家乡,来到成都一家名为刘家的高干家庭做保姆,开始了她的另一段人生。   1966年的夏天,成都的天气异常炎热,空气中弥漫着湿气和即将到来的暴风雨的预感。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刘家的大门紧闭,窗帘拉得严严实实,仿佛要将外界的动荡隔绝。高玉清站在家中,手里紧紧握着刚刚交给她的保险箱钥匙,面前是急匆匆要离开的刘致台和许曼云夫妇。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和无奈,但在最后一刻,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高玉清身上,那是一种深深的信任和期待。   门一关,宽大的屋子里突然变得安静得出奇。高玉清转过身,看着一屋子的孩子,他们的表情从好奇到忧心,不同的情绪在小小的脸上交替出现。她深呼吸一口气,心里清楚,从今天起,她要独自承担起照看这个家和六个孩子的重任。   日子一天天过去,高玉清的生活节奏被重新安排。早晨五点,她就必须起床,开始准备早餐,然后唤醒孩子们上学。家中的老旧水泵经常出问题,她需要边调整边用一只大盆接着滴水,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水温调到适宜,用于孩子们的洗漱。早餐往往是简单的稀饭和咸菜,但她总是尽力在餐桌上摆出温暖的笑容,鼓励孩子们吃得更多一些。   白天,当孩子们在学校的时候,高玉清则忙于处理家中的杂务和修缮。屋子的一些部分已经开始老化,需要定期检查和修理。她学会了基本的木工和瓦工技能,用旧报纸和泥巴堵住漏风的窗户缝隙,保持家的温暖和干燥。下午放学后,她又要迎接孩子们归来,辅导他们的作业,准备晚餐。   由于经济紧张,高玉清开始利用她的缝纫技能,为村里的人缝制和修补衣物,换取一些小额的报酬。这些钱虽少,但足以应对一些突发的小支出。   日复一日,高玉清在屋后的小块土地上种植了蔬菜和果树,努力让这片小小的土地发挥最大的产出。秋天,她和孩子们一起收获土豆和玉米,冬天则是腌制萝卜和储存南瓜,确保冬季有足够的食物供应。   1976年,春意正浓,成都的街道上樱花缤纷地盛开,带来一丝不经意的温柔。刘致台和许曼云这一对夫妇在漫长而辛苦的岁月后,终于有机会返回他们曾经离开的家。他们的步伐充满了期待与不安,心中既有重归故里的喜悦,也有对未知家庭状况的忧虑。   那天,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柔和地照耀着这座久违的家。刘致台握着钥匙,稍带颤抖地插入锁孔,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门轴发出了久未润滑的呻吟声,仿佛也在诉说着这十年的孤独与沉寂。   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惊讶万分。高玉清,那位曾经的保姆,此刻头发已经银白,但她的眼神中依旧闪烁着那份坚定和温暖。在她的周围,六个孩子欢笑着围绕,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红润,眼中充满了活力和智慧。这样的画面,让刘夫妇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孩子们一见到父母,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扑进了父母的怀抱,喊着“爸爸”、“妈妈”,温馨的场景几乎让许曼云泪流满面。刘致台紧紧地拥抱他们,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家的温暖。   “这一切,都多亏了高姐。”许曼云边擦泪边转向高玉清,深情地说道。   接下来的几天,刘致台和许曼云重新适应家的生活,高玉清则详细地向他们汇报了这十年来家中的每一个细节。从最初的困难,到孩子们的成长,再到家庭逐渐走向和谐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故事都凝聚着她的汗水与泪水。   高玉清用她无私的爱,把一个几乎要崩溃的家重新编织成了一个充满爱的港湾。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她巧妙地运用家中的一切可用资源,确保孩子们不仅有书读,还能吃上营养的食物。她在后院里种植蔬菜和水果,利用自己的缝纫技术修补旧衣物,甚至还教孩子们如何自立更生。   然而,这些年的劳碌让高玉清的身体逐渐走向衰弱。刘家见状,决定不能让她再这样辛苦下去。他们为她聘请了专门的护理人员,确保她的晚年生活能够安逸舒适。高玉清虽然反对这份“奢侈”,但在家人的坚持下,她最终接受了这份关怀。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陆续长大成人,各自找到了工作,有的成为了工程师,有的成为了医生,每一个人都未忘记高玉清对他们成长的贡献。他们经常回家看望她,每次回来都会带上她喜欢的小礼物,让她的晚年充满了家的温馨和社会的尊重。   最终,高玉清在刘家的关爱下,于93岁高龄安详地离世。

0 阅读:1212

评论列表

火山

火山

11
2025-05-05 15:11

大爱无彊!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