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反击战期间,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给前线将军肖全夫打来电话,命令他开火。肖全

文史记叙录 2025-05-04 09:46:45

珍宝岛反击战期间,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给前线将军肖全夫打来电话,命令他开火。肖全夫却说,不能打,刚刚过来的三辆坦克,可能是敌人的火力侦察,步兵并没有跟上来。

陈锡联火了,不打我处分你。肖全夫依然坚持,他反问陈锡联,谁是前线指挥官?

1958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出于对外扩张的目的,加紧了对中国的压制和军事威胁,以此来逼迫中国。

从这以后,苏联开始在中国的东北、新疆等边疆地区大量增兵,挑衅着中国的威信。

1969年苏联边防军大举向守卫珍宝岛的中国边防分队发起猛烈的进攻,并用各种火炮轰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没有办法,中国边防军队只好被迫反击进行自卫,将入侵者驱逐出境。

但苏联在遭到中国的反击后,不顾国际舆论的谴责,在珍宝岛集结重兵准备再次侵犯中国。

在季春时节,中国边防部队与苏联激战近一小时,这才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炮火急袭,与此同时也大大挫败了苏联的进攻计划。

而后苏联派出了三辆T-62坦克,本意是要侦查我们的火力点。但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的陈锡联却给副司令肖全夫打来电话,命令他开火,要不惜一切代价击毁坦克,保护中国的领土主权。

有着一流战斗经验的肖全夫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违抗了陈锡联的命令:“司令,不能打,敌人的坦克后没有跟着步兵,这是火力侦察,这是想探明我军的火力点。如果被敌方摸清我们的火力方位,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遭到极力反对的陈锡联顿时火冒三丈,哪管那么多,怒道:“你现在连我的命令都不听了吗?敌人都打到家门口了!你想什么时候打?搞清楚状况,不要犯右倾错误!给我打,不然我给你处分!”

肖全夫却仍然坚持不攻击:“到底谁是前线指挥官?我是就听我的!就算犯右倾错误我也不打!”

周恩来听了这事之后,只是感叹道:“这下苏军可没有好果子吃了,碰上了个硬茬。”

肖全夫的指挥作战的能力是曾经连毛主席都认可的,他夸赞肖全夫说:肖全夫啊,脑袋可灵光着呢!

果然如肖全夫所料,苏联的此次行动,其目的确实不简单。

苏联在珍宝岛的北方集结了重兵,如果我方贸然开火,暴露了我军的火力点,那么后果不言而喻。

由于我方并未开火,苏军摸不清我们的火力方位和战略意图,苏军只好暂停攻击再制定新的作战策略。

但就算不考虑这一方面,单以我军当时的装备来说,面对这样的重型坦克,我们也是束手无策。

难道真的没有攻破之法吗?并不是,对此肖全夫做出了精准的战略部署,在苏军必经之路埋下了大量地雷,并针对苏军的战斗特点制定了细密的作战计划。

在苏军再次来袭时,肖全夫一改往日的作风,集中全部火力进行反攻,苏军的重型坦克和龟缩在其中的士兵被炸的血肉翻飞,侥幸活着的人也抱头鼠窜,最终苏联被迫撤退。

而在这期间,得知苏军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苏联指挥官列昂诺夫上校气急败坏,刚要命令全部人马倾巢出动,却被一颗飞进指挥所的子弹击中当场毙命,犹如被击毁的坦克一样瘫坐在椅子上。

后期苏联继续对我国进行数次袭击,我国边防士兵在肖全夫的精准指挥下进行反击,此时大局已定,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珍宝岛战役以我军的胜利而告终,我军再一次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

战后,周恩来听完战果汇报后,赞叹道:“这一仗这个肖全夫打得真不错。”

陈锡联笑应道:“是啊!肖全夫当时如果听我的,或许就是另一种结果了。”

随后,肖全夫和战士们将击毁的苏军坦克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拖了回来。至今这辆坦克还存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控诉着当年苏联侵略我国边境的罪行。

肖全夫正如那篇给他的挽联所写的:“南征北战打江山,戍边守关震敌胆,一代名将;赤胆忠心建功业,高风亮节励后人,三军楷模。”

时至今日,新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升,国防力量已有了飞跃发展,像肖全夫一样的指挥精英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我们也更加有信心守卫好祖国的领土安全,不让任何国家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

0 阅读:65

猜你喜欢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