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春日荐片季电影细细的红线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汉斯·季默粉丝大满足。不仅有《汉斯季默和他的朋友们:沙漠直钻音乐会》可以大饱耳福,而且还有他参与配乐的《细细的红线》可以在大银幕观看。以及,5月4日汉斯本尊驾临的北京音乐会,更是将粉丝对他的热爱,推向了高潮。
再说回这部《细细的红线》,一定是在众多的战争题材电影中,尤其独特的一部。因为,它不仅仅有着极其艺术化的剪辑,而起也有特别突出的反战思维。对,一般而言,最好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的。《细细的红线》无疑将这句话的主旨,贯穿到了影片的方方面面和分分钟钟。
这部电影的“反战”不是通过宏大的控诉,而是借由无数个微小的瞬间完成的——一个新兵颤抖的双手,一只濒死鸟类的凝视,土著孩童茫然的眼神,还有吉姆·卡维泽饰演的威特那近乎圣徒般的低语:“战争不属于我们,我们属于战争。”马力克用了许多看起来唯美又浪漫的自然影像,例如摇曳的茅草、蒸腾的雾气等等,与战场的人间地狱并置,质问着上帝与魔鬼为何共享同一片天空,带来强烈的对比效果。
归根结底,《细细的红线》虽然在当年的电影市场并不太被认可,但它撕开了传统战争叙事的热血与激昂,将镜头探入士兵的灵魂深处,让观众听见草木生长的声音、泥土呼吸的节奏,以及人类在死亡面前最原始的恐惧与困惑。这样的深刻,足以让它名留影史。北京国际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