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在刺杀日伪要人的时候,如果使用左轮枪,虽然没有卡壳的问题,但威力较

三分的戏说 2025-05-01 11:10:43

抗日战争时期,在刺杀日伪要人的时候,如果使用左轮枪,虽然没有卡壳的问题,但威力较小,往往要数枪才能致命。 如汪精卫被左轮枪打中3枪,也没有死亡,还活了10年之久。 那时候搞暗杀最讲究藏枪隐蔽,撸子枪能火起来就是赢在这点。 这事儿得说清楚。左轮枪转轮里塞六发子弹,往裤兜里一揣不显山不露水,可要放倒个大活人得跟打兔子似的追着补枪。汪精卫挨了三枪还能喘气十年,气得军统戴老板直拍桌子——后来上海区搞暗杀,全换成能装八发的马牌撸子,枪管往风衣衬里缝,拔枪快得跟变戏法似的17。 撸子枪吃香就吃香在藏得刁钻。花口撸子能拆成三截塞进油条筐,枪牌撸子裹层油纸往咸菜坛子底压。1941年弄死赤木亲之那次,五个特工揣着撸子枪在愚园路晃荡,子弹从腋下、裤裆、公文包各个刁钻角度往外蹦,日本宪兵搜身时愣是没摸着发热的枪管1。这玩意儿比左轮薄半寸,贴肉藏着不硌腰,关键时刻抽出来就是"砰砰砰"三连发,专打太阳穴和心窝子。 可别以为暗杀光靠枪快。王克敏那老狐狸就吃过撸子枪的亏,特工们乱枪扫射时他抓过日本顾问当肉盾,撸子枪子弹卡在人肉里愣是没穿过去。这事儿传开后,军统北平站气得直跺脚,早知道该用毛瑟C96配钢芯弹,一枪能打穿俩35。所以说暗杀是门综合学问,光有隐蔽性不够,还得算穿透力、射速、甚至目标的保命习惯。 最讽刺的是武器鄙视链。左轮枪在正规军眼里是娘们玩意儿,可游击队的婆娘们就爱用它——往裤腰带别着进县城,遇见汉奸抬手就崩,打空弹巢往草垛里一扔,鬼子搜剿时早被老乡塞进灶膛了7。撸子枪倒是体面,戴笠的心腹们都别在西装内袋,可遇上雨天受潮照样哑火。1943年杭州锄奸,特工怀里的枪牌撸子卡壳,急得抄起茶摊的板凳把汉奸脑浆都砸出来了。 深层看这是场不对称的武器博弈。日军挎着王八盒子满街晃,八路拎着汉阳造钻山沟,军统揣着万国造的枪械玩心跳。活下来的不是枪好的,是使枪狠的——神枪手阎海文跳伞后用左轮放倒八个鬼子,最后那发子弹留给自己,枪膛烫得能点烟6。武器再精良,硬不过玩命的人。

0 阅读:72
三分的戏说

三分的戏说

新年感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