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5重间谍”袁殊被76号逮捕,李士群亲自审问他,可袁殊却是一点不慌:

佳说历纪 2025-05-01 02:09:24

1939年,“5重间谍”袁殊被76号逮捕,李士群亲自审问他,可袁殊却是一点不慌:“我的身份,岩井知道,你打电话问他吧!”

上海滩的枪声还没散尽,1939年的秋天就出了件蹊跷事,那个穿着三件套西装、梳着油亮背头的袁殊,前脚刚迈出日本人的岩井公馆,后脚就让76号的汉奸特务堵在了弄堂口。李士群这个杀人如麻的魔头亲自坐镇,审讯室里吊着的电灯泡晃得人眼晕。

要说这袁殊真不是寻常人物,青红帮堂口拜过把子,军统局里领过薪水,中统那边递过情报,日本人跟前还当红。这回栽跟头全怪军统叛徒王天木咬出他参与刺杀李士群的计划。铁桶似的76号大门一关,任你八面玲珑也插翅难逃。

李士群拿枪管敲着桌子问话,袁殊倒像在自家客厅待客,慢悠悠说要找岩井英一作保,临了还撂下句话:"我要是没了,日本宪兵队和青帮弟兄怕是要来府上讨茶喝。"这话戳中了李士群的软肋——上海滩的江湖规矩,沾亲带故的关系网,哪个都惹不起。

趁着要洗澡换衣裳的由头,袁殊给外头的联络人马景星递了暗号,这马景星也是个人物,三更半夜翻墙爬窗找到中共特科的潘汉年,要说共产党办事就是利索,天没亮就打通了岩井公馆的电话。岩井英一听说自家养的"情报专家"被扣,抄起军刀就往76号赶——在他眼里,袁殊可是能同时摸清重庆、延安、南京三头动向的活宝贝。

日本人出面果然管用,李士群再横也不敢跟军部翻脸。袁殊前脚刚出虎口,后脚就在岩井公馆坐上了头把交椅。明面上管着翻译事务,暗地里把共产党骨干翁从六、恽逸群全安插进来。公馆二楼架起电台,日本人的军事部署、美日密谈内容,全变成电波往延安飞。

要说袁殊干的大事,头一桩就是破了日本人的"远东慕尼黑"阴谋,1941年香港沦陷那会儿,他愣是搞来八百多张特别通行证,把宋庆龄、何香凝这些抗日名流全送出了鬼门关。每张证件都编得有鼻子有眼,连日本宪兵都查不出破绽——这位爷给每个人都安了个"亲日分子"的假身份。

对付李士群这茬儿还没完。袁殊摸准了岩井早就嫌李士群尾巴翘得太高,时不时在日本人跟前吹风,说76号背着军部搞小动作。1943年秋天,这个号称"毒蛇"的大汉奸突然七窍流血暴毙,据说死相难看得连收尸的都吐了。坊间都说这是天道轮回,可懂行的都知道,情报场上的恩怨从来都是借刀杀人。

最要命的是1941年底那回,袁殊从日本海军部的酒会上套出话,连夜把日军要打缅甸的消息传回延安。等日本人真往南边扑的时候,咱们的部队早就在滇缅边境布好了口袋阵。后来英美私下跟日本勾勾搭搭的情报,也是他从英国领事馆的保险柜里弄出来的副本,气得蒋介石在重庆直拍桌子。

这日子过得比走钢丝还险,今天跟日本军官喝清酒称兄道弟,明天去帮会堂口吃讲茶,后天还得防着军统中统的冷枪。外头骂他汉奸的唾沫星子能淹死人,可延安窑洞里的电台每晚准时响起,滴滴答答的电码声里不知道救了多少条性命。

1987年北京城柳絮纷飞的时候,一纸平反文书终于说清了这段公案。八宝山烈士陵园添了新碑,碑文上就八个字:"以敌为壳,内为我用"。那些年在上海滩翻云覆雨的五重身份,如今都化成了青石碑上淡淡的刻痕。

参考资料: 李涵,《隐蔽战线——袁殊传奇档案揭秘》,人民出版社,2024年。

0 阅读:0
佳说历纪

佳说历纪

每个人物都有温度, 每个故事都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