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沂蒙山舰开放日,一老人没有预约到参观票,从胸口掏出了一枚泛黄的胸章,

清风明月英雄 2025-04-30 09:17:11

4月22日,沂蒙山舰开放日,一老人没有预约到参观票,从胸口掏出了一枚泛黄的胸章,递给卫兵说:“我知道这不合规矩,但是我怕我再也没有机会了,能不能破例让我上去看看。”卫兵一看胸章,发现老人身份不得了,连忙向舰长汇报,舰长亲自带兵接待! 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七十六周年纪念日,就在前一天上海举办了舰艇开放活动,其中综合登陆舰沂蒙山舰,是第一次对公众进行开放,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参观。 在这场意义深远的活动上,发生了感人的一幕。一位没有预约参观票的九旬老兵,用一枚泛黄的旧胸章“叩开”了沂蒙山舰的大门。这场跨越七十年的“重逢”,让钢铁战舰见证了一代代军人的热血传承。 活动期间,北外滩码头人头攒动,而在人群之中有一位特殊的参观者。 邓爷爷已经九十一岁了,他颤抖的手紧紧攥住挎包带子,目光穿过拥挤的人潮,锁定在江面上那艘巍峨的银灰色巨舰上。 舷号988的沂蒙山舰,与他七十一年前服役的同名舰艇,此刻正以满旗高悬的姿态迎接参观者。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重新登上这艘舰艇,没想到却遇到了麻烦。 “上舰参观需要手机预约,今天的票早就已经抢光了。”执勤的卫兵指了指旁边电子告示牌上显示的“今日预约已满”。 邓爷爷瞬间就急了,他为了参观沂蒙山舰,即便腿脚不利索还是特意赶来了,如今却只能远远的望着。 他摸索着从挎包内侧掏出了一枚胸标,经过岁月的洗礼胸标已经泛黄包浆了。 “我不知道要预约,但是我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再登上去看看了。您看这张‘旧船票’还能让我再上去一次吗?”邓爷爷颤颤巍巍的将胸标递过去。 卫兵接过这枚特殊“船票”,上面“海军第五舰队沂蒙山军舰,见习机电长”的字样依然清晰可辨。 这些字仿佛让时光瞬间回到了1953年,当时二十岁的邓爷爷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海军,加入了中国海军第五舰队,在木壳结构的初代沂蒙山舰轮机舱里,记录着老式蒸汽机的轰鸣。 卫兵立刻明白了眼前的老人是一位老兵,急忙通知了舰长。 舰长疾步赶来时,邓爷爷正焦急的摩梭着胸标,望着沂蒙山舰定定的出神,他的思绪好像又回到了当时在军舰上的岁月。 舰长郑重地向他行了个礼,随后紧紧握住了邓爷爷枯槁的双手。两代军人相触的掌心间,完成了从航海六分仪到相控阵雷达的时空接力。 舰长亲自邀请邓爷爷登上沂蒙山舰,带着他在各处参观,还耐心的为他介绍如今的沂蒙山舰上的各种细节。 步入现代化机舱,邓爷爷依然贴着右舷蹒跚而行,这个保持七十年的习惯,源自初代舰艇左舷机枪位的流弹威胁。 他看着早已完全数字电机化的控制系统,一阵恍惚,但心中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沂蒙山舰虽然早已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但这也说明了祖国的军事水平发展程度,早就不可同日而语。 从沂蒙山舰走下来,邓爷爷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岸边静静凝视。他的嘴里在念叨着什么,或许他在说:“老伙计们,咱们的船,现在是世界顶尖了。” 初代的沂蒙山舰是木壳船体,满载排水量仅九百吨。而如今这艘同名舰艇,是目前中国吨位最大、装备最先进的登陆舰。 邓爷爷轻轻抚摸舰身的画面让数万网友泪目:“他摸的不是装备,是七十年的守望,是一代代军人的传承。” 装备迭代的不仅是钢铁,更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信念。而昔日的亮剑精神,也从未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消失。 信源:北晚在线

0 阅读:53

评论列表

流年阡陌

流年阡陌

2
2025-04-30 11:47

致敬!想流泪!

清风明月英雄

清风明月英雄

允许一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