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最危险的不是你无能,而是太会做事!
乐松看职场
2025-04-26 16:18:40
有时候我也承认自己根本不会"工作"…
记得我当年刚接手团队做市场总监的时候,正好赶上一个竞标在关键时期,当我发现方案里有一些漏洞时,资深PM说:"您倒是做个完美的看看?" 我连夜改出的版本却被老板打回,他指着方案只说了一句:"你在用执行思维做战略决策。"
那次事情之后我明白了,想在职场有效生存,你也得懂几个老油条规矩:
1⃣️会做事是诅咒,会换牌才是本事
曾经我也以为执行力强、PPT做得够精美、方案写得够专业就能赢。直到看见老板用三小时说服客户CEO——他根本没带方案,只带了财务总监和两页行业趋势图。
后来他教我:"当对方要苹果,别急着证明自己能种树。先看清他背后站着哪个水果批发商。" 所有工作本质上都是资源置换,埋头做事的人永远在底层铺砖,抬头看路的人早就在天上了。
2⃣️职场是棋盘,棋子不该有感情
那次竞标复盘,老板在白板上画了个分析图, 原来整个团队早形成默契的利益链:有人需要刷存在感,有人等着甩锅,也有人拿竞标当跳槽筹码。
现在我看周报时,总会先问三个问题:这事成了有多少盈利?黄了谁会背锅?流程里藏着谁的人?
3⃣️越重要的局,规则越写在空气里
去年提拔年轻主管时,我照搬了老领导的邮件模版。老板拦住我:"七年前我群发的是追责邮件,你该发的是庆功邮件。" 突然明白他当年为何特意在邮件里
这些邮件密送栏、会议纪要的潜台词、闲聊里的暗规则,才是真正的升职关键。就像高手打麻将,既要看清桌上的牌,更要算准抽屉里的筹码。
如今我带新人时,总会送他们三件套:组织架构图(最新版)、近三年晋升名单、各部门预算表。
其实有个残酷的现实你不得不承认,那些三年跳两级的人,往往不是最努力的,而是最会"生病"的——他们总能在关键节点"恰好"感冒,把烫手山芋扔给对家,再带着全组去攻克对于他来说最有价值的项目。
所以啊,真正重要的从来不是只有KPI,而是每天进办公室前要提醒自己的话:今天必须要看见什么?装作没看见什么?必须让谁看见我看见了什么?
职场晋升像一次大考,会解题的永远在答题卡上挣扎,会选题的早就成为阅卷人。你们体会下,是不是这么回事?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