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把润之公推向最高领导岗位? 昨天晚上,在公园散步,又遇到学识渊博的退休老干部老陈大哥。闲聊中,说到“到底是谁把润之公推向最高领导岗位”这个话题。 老陈大哥又是语出惊人。是谁?是蒋介石。接着老陈大哥阐述了他的观点。 润之公在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上,就已经是9名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其中之一了。中央执行委员会还选出了5人组成的中央局,润之公名列其中。也就是说,这时他就开始进入中央核心层了。 在国共合作时,润之公更是显露头角。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润之公就是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代理中宣部部长了。这地位高不高?影响力大不大? 润之公后来为什么地位下滑了呢?那是因为党不独立,受苏共干预,而且内迷信出国留学回来的同志。润之公没有留学背景呀!是有些人眼中的土老帽啊!于是,他就受排挤,被边缘化了。那几年是润之公精神最痛苦的日子。眼看着红军一次次受挫,他干着急没办法。 后来,中共高层的领导人在和蒋介石过招的时候,确实有点力不从心。蒋介石和润之公相比有点逊色,但其他中共高层和他斗,还真有点力不从心。这就导致红军大量减员,根据地大片丧失,以至于后来不得不决定长征。什么长征?什么战略转移?实际上就是想跳出包围圈,不想被蒋介石消灭呀! 不得已才有了遵义会议,才让润之公再次进入高层决策中心。但还不是最后下决心的人,还是翔宇公的助手。之后,才有了四渡赤水。才能够跳出国民党40万大军的包围圈。 即使在这个阶段,润之公还是没有被得到充分信任和尊重。就在二渡赤水和三渡赤水之间,又出现了攻打打鼓新场问题的争议。润之公又是遇到了一对多的艰难局面。包括翔宇公、玉阶公,还有各位元帅们,都是赞同攻打打鼓新场的。唯独润之公独具只眼,看出背后的巨大危险。但是众人不听他的啊!对他不信任啊!逼得润之公不得已甩出了辞职不干的招数,但还是唤不醒这些战友和同志。众人皆醉我独醒啊! 如果是普通人,就可能彻底撒手不管。你们决策,你们负责,出现问题,看你们怎样对历史交代。等你们被包饺子了,你们后悔也来不及。我就等着看你们的好戏。 可润之公是什么人?是信仰至上、胸襟似海的伟人,他不是为了争谁对谁错,而是为了保住红军不被蒋介石彻底歼灭。于是就连夜提着马灯去找翔宇公。毕竟他是军事上的最高领导。经过耐心交流,让翔宇公心有所动。就在这时,传来情报,证明润之公料事如神。打鼓新场真的是蒋介石设下的陷阱,去攻打必将被彻底包围。于是,翔宇公紧急下令,取消攻打打鼓新场的作战部署。 那时的中共高层就是看到他们和蒋介石斗,真的难占上风,还是润之公技高一筹,可以高出蒋介石很多。于是才心悦诚服地把润之公推到最高领导层。用金一南的话说,就是抱着对胜利的渴望,才把润之公推上最高领导的位置。 由此可见,完全是蒋介石的狡诈、凶恶,才把润之公推了出来。倘若,蒋介石稍微菜一点,中共高层其他诸公,不要说能胜过蒋介石,即使和蒋介石打个平手,恐怕润之公就很难脱颖而出了。 听老陈这么一讲,我有茅塞顿开之感。接下来我又举一反三,进行扩展:如果不是润之公被推到最高领导岗位,抗日战争之后的三年解放战争,能不能秋风落叶、摧枯拉朽、横扫千军如卷席?
到底是谁把润之公推向最高领导岗位? 昨天晚上,在公园散步,又遇到学识渊博的退休
清风山涧溪明月
2025-04-25 09:38:3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