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了,无语了,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在做妃子赛季总结采访的时候他突然下课了[微笑]但做都做了还是发出来吧
Q1
距离昨晚比赛结束才过去几个小时,回顾这个赛季以及队员们的表现,你目前有何感想?
是的,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你知道,昨晚那种情况总是让人难以释怀——你全身心投入竞争,努力想晋级下一轮,但一切突然就结束了。真的太突然了。不到24小时前,我们还在这座球馆里研究如何对阵热火,为下一轮做准备。我们甚至计划好了去克利夫兰的备战方案,然后一切戛然而止。这种突然性让人失望,不仅因为我们渴望继续前进,更因为像年轻球员和一些没经历过季后赛的老将,他们需要那种无法复刻的氛围来成长。
这让我想起赛季初我们设定的两大主题:发展和竞争。
很多时候这两者很难兼顾,我们告诉球员们要适应这种矛盾,因为联盟通常会把球队归类为“重建培养型”或“全力争冠型”,但我们要同时做到。说实话,今年这群人让我无比自豪,他们远超我的预期。赛季末我们的首发五人平均年龄才22.8岁左右,而像里萨谢这样的新人一来就身处竞争环境,这不是彻底重建,而是调整阵容、持续挖掘潜力。
里萨谢的新秀赛季非常成功,每晚都带着我们要求的竞争态度上场。再看戴森从去年到现在的进步。戴森还有关于最佳防守球员的讨论,奥孔谷的大幅提升,甚至吹对团队的贡献——没有他,这些年轻人不会成长这么快。虽然我们只使用了吹一个首发老将,但年轻核心的胜场数已超过去年。这不是全部,但我必须给全队点赞,尤其是球员和教练组。
我们长期缺少轮换球员(卡佩拉、南斯、JJ),甚至科比这样的球员也没能上场。双向合同球员如Daeqwon和华莱士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这证明了我们既追求发展又保持竞争力的理念。最终结果或许不如人意,但从管理层到球员,每个人都值得骄傲。
赛季不会停下,接下来我们要聚焦选秀和联合试训,制定休赛期计划,明确下一步提升方向。我和每个球员都做了赛季总结谈话,大家充满感激,当然也有失望——昨晚所有人都以为能赢。虽然结局已定,但他们会休息一阵子,然后迫不及待地回来变得更强。
Q2
虽没具体点名球员,但你提到选秀和联合试训。如果要让球队再进一步,你觉得目前阵容中缺少哪种类型的球员?
我们现在选秀签的情况有点特殊。我们有国王的签(预计通过抛硬币确定第13或14顺位),还有湖人的签。选秀是继续补强的好机会。我们寻找的是愿意竞争、渴望进步的球员。除了天赋,这种态度至关重要——尤其是对需要时间成长年轻球员。
即使是老将,在赛季总结时也问我:“我还能怎么提升?”这种“无人拒绝成长”的文化正是我们追求的。选秀就是获取这类球员的机会。至于具体类型?我们保持开放,但核心永远是契合团队文化的人。
Q3
球队何时会从“调整期”进入“完成体”阶段?某个球员加盟或某个里程碑达成时,你会觉得阵容构建完成了吗?
可能永远不会,因为这是一种思维模式。联盟瞬息万变,一个赛季就能颠覆格局。我们要研究顶级球队的成功要素,同时平衡时间线——化学反应和延续性对强队至关重要。但无论如何,我永远不会说“我们不需要进步了”。没有完美球队,我们只能无限接近自己定义的完美,期间总会有调整。伤病无法预测,阵容变化是常态,关键是保持成长型心态。
Q4
伤病尤其是前场深度的缺失,似乎连续两年影响球队成绩。未来如何应对这类问题?
伤病确实棘手,尤其是突发情况。我们通过预案来应对,比如当杰伦、南斯、卡佩拉倒下时,教练组调整战术,但也只能做到这一步。我们的训练团队表现很棒,他们会提前评估球员状态,主动干预。同时,伤病给了其他人机会——比如原本主要在发展联盟的盖耶,后来成为首发并提升防守。这种经历让他休赛期更有信心,昨晚还投进底角三分。虽然不希望有人受伤,但这些时刻能帮助球员成长。
Q5
作为总经理,你觉得自己这几年最大的成长是什么?
这个问题从没人问过,但我觉得关键在于对老鹰愿景的坚守。每个赛季都更深入贯彻“何为老鹰人”的理念,同时协调个人目标与团队方向。我与球员、教练组的合作越来越顺畅,今年休赛期我格外期待继续推动这种协作。
Q6
送走穆雷换回戴森并见证他爆发,是否有种“赌对了”的满足感?
当然有,但不能全归功于自己。球探们做了大量工作,反复验证他的适配性。看到戴森这样的年轻球员崭露头角,证明我们的建队思路正确,这很棒。但功劳属于整个团队,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挖掘这样的球员。
Q7
什么因素将会决定老鹰是否会在自由市场活跃?为何有时老鹰显得更依赖选秀而非自由签约?
有时我和球迷一样沮丧,因为目标未必能实现。但操作窗口有限,我们更相信内部成长。关键在于球员是否适合现有体系——有些好球员可能不契合,必须忍痛放弃。球迷的热情我感同身受,但建队需要特定类型的球员,甚至可能是“未来型”。比如今年交易截止日送走功臣很艰难,但为了长远竞争力(最终后程17胜14负),我们必须平衡当下与未来。娘、勒维尔、曼恩都带来了独特价值,他们既是竞争者,又是年轻人的导师。
Q8
随着联盟风格变化,传统中锋是否过时?老鹰会如何调整前场配置?
每队策略不同,但尺寸永远重要。即便是传统中锋也有独特价值,我们会保持开放态度,与教练组沟通适配性。传统大个子依然有市场,关键是找到适合球队的人。
Q9
近期多支球队更换教练,老鹰教练组会有变动吗?
绝对不会。施耐德干得非常出色,我对他和整个教练组充满信心。他们的创造力和工作态度是未来的基石。
Q10
今年休赛期是否因薪资更加灵活比往年更重要?
我们仍有大量合同在身,但今夏的灵活性能帮助围绕年轻核心补充拼图。交易截止日的操作就是为了现在有更多空间,无论是引援还是交易,灵活性让我们能继续竞争。
Q11
吹今年承担了指导新人的任务,下赛季对他有何新期待?
他今年做得太棒了——既保持自身水平,又带领年轻人成长。作为球队门面,这种双重责任很不容易。未来他要继续提升领导力和技术,但今年已经超出预期。
Q12
如何看待里萨谢与私人训练师安东尼的合作?会考虑将安东尼纳入球队体系吗?
扎克刚满20岁,围绕他的人至关重要。安东尼等人与球队训练计划高度协同,这种内外结合的模式很棒。Zacch没有特权意识,日常训练极其自律,加上身边人的正向引导,他会持续进步。
Q13
你理想中的老鹰队该有怎样的特质?现有阵容距离理想还有多远?
理想特质是“集体性”——攻防一体的团队篮球。昨晚比赛的小样本显示,当我们打得更整体、防守更有联动性时,就能接近理想。目标是“整体大于个体之和”,每个人各司其职,每晚保持竞争和防守投入。结果或许未达预期,但方向正确。
Q14
里萨谢如果参加欧洲杯是否有助于他进化?
当然!为国出战充满荣誉感,法国篮球正在崛起,这种高强度比赛会提升他的信心。我们已为他制定计划,确保夏训与国家队比赛相辅相成。
Q15
如何设定时间线,避免盲目模仿他队而偏离争冠目标?
关键在于日常习惯。本赛季目标本是“发展+竞争+突破”,胜场数已超去年,但远未达标。下赛季要继续进步,比如从附加赛冲击前四。但一切源于过程——没有每日扎实的努力,结果无从谈起。
Q16
如何安抚老队员的“赢在当下”心态,平衡长远规划?
持续沟通,让他们看到进步轨迹。我会举例说明强队的建成需要时间和特定步骤。急功近利反而会扰乱决策,保持耐心才能看清下一步。整个团队都渴望成功,但必须清醒前行。
Q17
选秀顺位抛硬币的细节?
我也不太懂具体流程,但肯定要盯着硬币别被动手脚!(笑)重要的是国王签的归属,希望最终结果有利。
Q18
想对鹰迷传达什么信息?
感谢每一份支持,你们的存在意义重大。我们正在打造一支年轻而有持久竞争力的队伍,这需要耐心。目前的进步有目共睹,未来我们会坚持自己的建队方式——或许会错过一些“捷径”,但只有这样才能抵达终点。
Q19
是否感激管理层给予的耐心?有些球队夺冠后反而动荡。
无比感激!老板托尼及其家族从顶层给予全力支持,资源从不短缺,信任从未动摇。他们理解建队需要时间,这种支持是成功的基石。(然后你就下课了)
chinahawks | 我的观赛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