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这本书带我回看了童年的不幸”
白卉打个比方
2025-04-16 21:54:53
.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需要被拥抱的小孩。"
.
林老师的书让我想起了荣格的思想,林老师再书的封页写着“比方说春天·温暖如你”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春风化雨的温暖,随着春天而来的不只是风,更回看了那个童年的自己
.
书里的十一因为生活在情感疏离的家庭氛围中,父母的忽视与忙碌让他在孤独中逐渐自闭,沉默、霸凌、问题少年以至抑郁,让我忽然理解了那句“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在未来以更丑陋的方式涌现”
.
🌲 夏日,书中的“我”和十一,一起钓蛤蟆、骑车、写信,被忽视的情感诉求得到了释放
.
或许生活中,我们不曾遇到过书里的那个“我”,但人不是被过去决定的,而是被对过去的解读决定的
所以,治愈童年自己,不是对父母的控诉,而是对自己的温柔救赎,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开始做自己的父母
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每一步,都是回家的方向
.
每天留出"内在小孩时间",做当年那个被苛责的孩子渴望的事。可能是放肆地吃冰淇淋,可能是毫无负罪感地发呆。像理想父母那样对自己说话:"累了就休息吧,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
父母以"为你好"之名行控制之实,子女在孝道与自我之间挣扎,这种精神困境如同无形的枷锁,让人既渴望逃离又深感愧疚
.
但你已经不是那个需要父母认可才能存活的孩子了
现在的你,有能力保护自己、滋养自己、深爱自己
.
所谓成长,就是最终发现,唯一能拯救你的,是你自己
.晚安’告别童年的不幸
.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