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公务员,与领导发生激烈争吵,而后被领导当做空气,不给安排任务。朋友想硬刚,我心想:得分不同的领导来看……
有实质性资源的部门,和领导发生争吵,多半都是因为利益站队问题;边缘部门,基本就是因为福利待遇问题,不同的部门,领导的性格与行事方法都是不同的。
前者部门的领导都比较硬,你得有护身符,说白了就是制衡的资本,不然领导看你孤身一人,孤立你就是一句话的事。
后者部门的领导与你争吵,都是因为领导给你挖坑,你感到不公正,这种好办,因为他本身不占理。
现在如果想挽回,服软表现搞投名状绝对是吴三桂的下场,会更加痛苦。本身他不占理,你还去服软,那他不更得寸进尺了?
不给你安排工作,是期待你产生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感,而你也陷入坑里了,照着领导的想法来了。你就该出手就出手,开会就骂,在楼道里就骂。他实在受不了就会替你找出路。
但是在有实质性资源的部门就一定要服软,但这个服软不是随便服软,是战略服软,是被动服软。
举个例子,横下心来不要怕丢人,先调查一下领导外围,考量一下自己老婆孩子有什么上不了学的工作想调动的事,见面就让领导帮忙。
领导肯定更不想搭理你了,但会对你有成见的焦点会转移,多来几次,慢慢的就会有转机的。
如果帮忙了,那你进一步该感谢就感谢,该自我批评就自我批评,绝对不会跟直愣愣道歉那样尴尬。
如果不帮,而且坚决不帮,你就赢得了心理和口头上的优势,什么领导,职工有事啥都不管,让他孤立你的理由完全成为非正义的,把工作上的事拉低到个人恩怨上。
这样一来,他对你做的所有的事都会变成个人恩怨,他也是有脑子的,这就是制衡。